看著身邊幾人,薑導深吸口氣,似乎自信了幾分,有底氣了幾分。
“走吧,我們過去。”
他確實有點沒底氣,因為跟《潛伏》競爭的高希希的《紙醉金迷》,滕華滔的《王貴與安娜》。
此外,還有一個重量級的對手:康紅雷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潛伏》確實不差,但麵對這些對手,壓力還是很大的。
白玉蘭獎會場,來的人有點多,不過,除了部分入圍拿獎,以及評委,其餘大部分都是受主辦方邀請,過來捧場的藝人。
這其實也是一個交際的舞台,平日裡難以見到的大佬都有可能出現,如果運氣好,說不定就能和大佬扯上關係,事業更進一步。
祁諱一行人沒走紅毯,而是在攝像機鏡頭前露了個臉,就被薑瑋烏泱泱帶進去了。
薑瑋是個有些古板的人,對紅毯,簽名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不感興趣。
其實很好理解,他本科是學曆史的,不古板才怪。
祁諱找了一圈,發現這種大事沒見到學校的領導,比如圓臉小老頭老王,比如其他校領導什麼的。
不過想想也對,他們是北電的,這裡是魔都。
雖然沒有明說,但兩邊暗地裡還是會有一些較勁的。
白玉蘭就算要邀請,也應該邀請上戲的領導,沒事邀請北電的領導乾什麼?
“咦?”祖峰突然詫異道:“那不是鄭小龍嗎?”
“誰啊?”祁諱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發現是一個中年人,身體還算挺拔,但有些老態。
“京圈大佬,鄭小龍。”祖峰解釋道。
祁諱看了看,略微思索,很快就知道這是他是誰了:《甄嬛傳》的導演。
這是他很出名的作品,但早年的時候,他可是京圈大佬。
至於有多大……這就得說他的背景。
大院出身,還是總後大院,他父親是總後宣傳部的部長,後來鄭小龍退伍轉業,進了帝都電視藝術中心當副主任。
小鋼炮能和王碩認識,就是他牽的線,搭的橋。
八十年代的時候,鄭小龍王碩等人,拉上葉大英,馬未都等人攢了個海馬歌舞廳,弄得挺唬人的。
但後來嘛……挨正義的鐵拳了。
王碩遠走美國,去了紐約,鄭小龍也陷入了沉寂。
京圈的領軍人物成了馮小綱和趙寶綱這兩個平民子弟。
至於那一堆大院子弟,隻能居於這兩人之下。
鄭小龍是京圈大佬,能出現在這裡已經很能說明問題,要麼,是牛逼到所有人都服,要麼,就是菜到所有人都不在意。
很明顯,現在的鄭小龍屬於後者。
不過,等《甄嬛傳》出來時,他恐怕就不是現在這樣了。
雖然辮子戲有些讓人不喜,但《甄嬛傳》確實是一部現象級的電視劇。
有段時間,黑省衛視幾乎24小時滾動播放,一度被人嘲笑為甄嬛衛視,光是這點,就已經說明《甄嬛傳》的熱度
而這部戲,也讓鄭小龍重持起當初的榮光,他證明了他不是舊時代的殘黨,新時代還有能承載他的船。
祁諱打量著典禮會場,看到了不少眼熟的人,黃聖衣,宋丹丹,段奕宏,張毅……。
當然,也有一些不認識的人,比如鬼佬……啊不,應該叫外國友人。
雖然祁諱有點搞不懂為什麼白玉蘭獎,這個內地三大電視獎之一也有外國人,但他確實在這裡看到了老外。
晚七點,賓客落座,音樂響起。
一隊身穿白衣的舞者緩緩而來,手捧白玉蘭獎杯,在舞台上展現舞姿。
頒獎典禮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