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玥?就是此子破了使團要案,更揭穿了刺客的真麵目……唔,好字啊!”
不止海玥一人,陸續有考生上前交卷,但這位知縣拿著海玥的考卷,足足看了一刻鐘,才放了下來。
吳柯霜的評價是,無可挑剔。
這倒不是說文章寫得完美無缺,而是在八股文中,完全挑不出錯處來。
首先,字體方正光潔,大小一律,是應試最標準的台閣體,書寫起來又整潔連貫,筆鋒之間透出一股自信昂然,第一印象就很好。
其次,四書文重破題承接,內容符合音韻,試帖詩合轍押韻,格式正確,全篇不犯任何忌諱。
最後,這文章寫得不錯,就是似乎有些眼熟……哪裡見過?
所幸科舉考試沒有抄襲一說,畢竟講白了,大家抄的都是朱熹的批注,展開來說而已,原封不動的拿過來,頂多顯得水平低,不是什麼錯誤。
而且這也不是原封不動的拿,化用得很高級,莫非在這方麵使力了?
吳柯霜對其印象很好,這個念頭轉了轉就拋開,結合場外第一個交卷,頓時又有個讚許。
才思敏捷,心態過人!
僅僅是十七歲的年齡,就能以最快速度應試完畢,又交出這麼一份答卷來,如此心態,許多年年應試的老學子都達不到。
“難得!”
吳柯霜的興頭起來了,放下海玥的卷子,再拿起提前交上來的卷子,一份份批閱起來。
很快,他的眉頭就皺起。
珠玉在前,這些答卷的內容就令他很不滿意了,有些為了提前交卷而提前交卷,更是毫不客氣的黜落。
不過這也不算黜落,這些學子依舊有機會,明天可以再來參加第二場招覆。
隻不過心態不過關的學子,一旦第一場過不了,後麵的往往會越考越差,最後徹底崩潰。
吳柯霜見怪不怪,批閱的速度越來越快,眼見著就要進入落落落的模式,突然手中一頓。
“咦?瓊台先生的理學講義,此子理解得很深刻啊!”
瓊台先生指的是丘濬,這位同樣是瓊州府瓊山縣人士,六歲喪父,由祖父和母親撫養,家境貧寒,借書苦學,明正統九年,鄉試中首名解元,到了景泰五年,殿試中二甲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其後編撰多部史學著作,為於謙受誣辯白,後開尚書入閣之始,為官四十餘載,清廉剛直,有“布衣卿相”之譽。
丘濬的理念教導了許多人,吳柯霜少時也受這位的理學影響,一眼就看出,這份答卷裡麵,有《大學衍義補》的底子。
這部著作係統地論述了丘濬的經濟思想,諸如土地、財政、稅收、貨幣、利息、國家預算、對外貿易、藏富於民、漕糧運輸等等,均有切合實際且值得稱道的見解。
而這名學子顯然對丘濬的學說有著深入的了解,最為難得的是,學的不是皮毛表象,字裡行間中體現出的風格,恰恰是與那位清廉剛直的大儒有著一脈相承的務實。
當然,由於年齡還小,見識尚淺,文章難免顯得有些稚嫩。
吳柯霜看完這份考卷,卻是頗為欣賞,再翻到封麵一看:“海瑞……曾祖福,祖寬,父瀚……與海玥是兄弟麼?瓊州海氏,不愧是出過繡衣禦史的門第啊!”
“咚——咚——咚——”
梆子一聲聲地響起,第一場終於完全結束,吳柯霜已經初步整理出十份相對最滿意的答卷。
除非後四場有人發揮得特彆好,不然縣前十基本就是這十份試卷了。
而其中又沒有那種特彆突出,力壓群雄,無可置疑的文章。
那麼如何排名,就全看知縣的喜惡了。
吳柯霜稍加思忖,有了決斷,抽出一份,放在最前端,露出笑容來。
府衙破奇案,四方揚威名,關鍵是令外藩賊子未能得逞,好好地出了一口惡氣。
瓊山案首!
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