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商鋪確定下來,他們就離開了那街道。/br蔣瓛帶他們,回到不遠處的鎮撫司,錦衣衛衙門內,再讓人送來茶水招待。/br“蔣大人,那個商鋪我們租下來,要多少錢?”朱鬆問道。/br“不用錢。”/br蔣瓛擺了擺手道:“商鋪一個,與其租出去給其他人用,倒不如留下來給殿下和小皇孫用,我們錦衣衛的東西,就是小皇孫你們的東西。”/br還有這種好事,朱鬆正要答應,但是朱炫搖頭道:“這可不行,錦衣衛的兄弟,還等著租金補貼生活,如果蔣大人不想要租金,要不我們拿出一成的收益,給錦衣衛作為店租?”/br一成收益,那麼多!/br朱鬆肯定不同意,正要開口阻止,但注意到朱炫的眼神,猶豫片刻還是停住了。/br他們的故事書能不能大賣,暫時還不清楚,如果能,那麼一成的收益那是超級多了,就這樣送給錦衣衛,朱鬆怎能不心疼可惜。/br那本書的劇情,確實精彩,朱鬆相信可以大賣的。/br可是小侄子好像有什麼計劃,他最後選擇相信朱炫。/br“一成收益!”/br蔣瓛聞言大驚。/br收益不收益,這些對蔣瓛而言不重要。/br重要的是,錦衣衛能和小皇孫捆綁在一起,以後小皇孫當上皇帝,他們就是大功臣,背後的價值可不小。/br一成的收益,也不隻是合作那麼簡單。/br還具有特彆意義。/br蔣瓛考慮良久,覺得不能太貪心:“一成太多了,要不半成吧?”/br朱炫道:“就一成,二十叔沒問題吧?如果沒有,我們現在就能簽訂契約,確定好收益怎麼分。”/br“沒問題。”/br朱鬆最終還是同意了。/br他們很快,把合同簽好。/br蔣瓛捧著手裡的合約,激動地一拜道:“多謝小皇孫,多謝韓王殿下。”/br“蔣大人客氣了!”/br朱鬆道。/br朱炫問道:“蔣大人有沒有認識的,可以幫我們印書的人?”/br蔣瓛說道:“城南有一家印刷作坊,和我們錦衣衛比較熟,嚴冠也認識,等會讓他帶兩位殿下去即可。”/br朱炫最後叮囑道:“蔣大人要記住,不能讓皇爺爺知道。”/br蔣瓛道:“屬下明白!”/br接下來,他們離開鎮撫司。/br蔣瓛捧著手中的契約,激動得雙手都是顫抖的,這是他的機遇,也是他們錦衣衛以後的機遇。/br“一定要幫小皇孫!”/br他心裡在想。/br接下來,蔣瓛還想,得找一些人參、鹿茸等,可以補身體的東西,送去給禦膳房的徐興祖,好好幫老朱補一補。/br隻要老朱可以多活幾年,他的機會更大。/br一定可以的!/br——/br嚴冠帶路,先去找那個印刷作坊。/br“小允炫,你把一成收益讓出去,為的是什麼?”/br朱鬆不解道:“他們錦衣衛,為我們服務,很應該,商鋪也是我們朱家旗下的,要不要租金,就是我們說了算,沒必要讓出一成利潤那麼多。”/br朱炫解釋道:“二十叔的格局小了,我們把利潤讓給錦衣衛,就可以和錦衣衛捆綁在一起,有任何需要,可以讓錦衣衛去做,最重要的是,有錦衣衛撐腰,除了皇爺爺,誰敢為難我們?”/br聞言,朱鬆恍然大悟。/br一成的收益雖然多,但可以讓錦衣衛幫他們辦事,似乎還不錯,能發揮出其價值。/br朱鬆道:“小允炫,你怎會懂得那麼多?比我懂的還要多。”/br朱炫想好了解釋:“因為我看過《三國誌通俗演義》,皇爺爺告訴我,隻要看透了這本書,就能懂很多事情,我經常看的,不知道看透了沒有。”/br身邊的侯顯聽了,覺得自己的主子有點妖孽。/br不僅他當了工具人,就連這本故事書,也成了擋箭牌,成了朱炫各種理由的來源。/br“看來我還沒讀透那本書,今晚回去得多琢磨才行。”/br朱鬆也不想太多,畢竟三國這本書,確實是寫有不少智謀之類的內容。/br他們很快來到那個印刷廠。/br看到是嚴冠帶人來的,這裡的老板明白和錦衣衛有關,趕緊迎接他們進門。/br朱鬆就提出,各種印刷的要求。/br因為沒了店租的花費,他們手頭上的錢充裕了,第一批印刷的書本也多了很多,再加上這裡的老板,也想討好錦衣衛,給出的價格不會太高。/br至於《天龍八部》暫時還沒寫出來,這個往後再印,先印那些聖人典籍,作為第一批售賣的書,以後再印故事書。/br除了自己寫的,朱炫接下來,還想找一批簽約作者。/br他提供素材和大綱,讓那些簽約作者,寫他想要的定製文,還可以發行報紙,在報紙上連載,等連載的數量差不多了,就整理起來,印刷成書,可以售賣第二遍。/br這些都是朱炫後續的規劃,目前得先把故事書確定好,賺到錢了,才能找一批簽約作者。/br安排好印刷的內容,朱鬆就帶朱炫回去。/br路上,朱炫又道:“二哥,我們的書店,不能隻賣書。”/br“還能賣什麼?”/br“筆墨紙硯等,都可以。”/br朱炫分析道:“我們的書店,就在國子監附近,那些國子監生平常喜歡寫字,我們一邊賣書,一邊賣和讀書寫字相關的東西,一舉兩得。”/br“有道理。”/br朱鬆揉了揉朱炫的小腦袋,笑著問:“《三國誌通俗演義》裡麵,可沒有經商的內容,小允炫你是怎麼懂得這些?”/br“都是侯顯告訴我的。”朱炫道。/br“沒錯,都是我。”侯顯這個工具人,十分自覺。/br朱鬆不傻,怎麼會相信他們。/br小侄兒確實異於常人,聰明伶俐,想法特彆多,他逐漸習慣了。/br回到宮裡。/br朱炫沒有閒著,趕緊又動手寫書。/br寫得差不多了,再讓侯顯抄寫一遍,通常都是折騰到大晚上才可以收工。/br第二天,朱炫照常去大本堂,先給朱鬆看完了,再整理收集在一起。/br時間很快,又過了數天。/br朱炫終於把前兩冊的內容寫下來,準備用來發行。/br他們又一次請假,到了那個印刷廠,將書稿交給那個老板張武印刷。/br張武不敢怠慢,馬上將書稿送去給工人,直接排版動手。/br在這同時,朱炫又找人給書畫插畫,做成雕版,到時候一起印刷出版,為書籍增加一些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