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炫在廣州,待了好幾天。/br把城內逛了一圈,把這兩年多來的發展,完全視察一遍,挑出一些發展的小問題,讓徐奇和伍永豐他們整改,暫時沒發現有其他大的問題。/br這個時候,第一批煙草,在大批工人,加班加點趕工之下,終於製造出來。/br鄭和送了兩包香煙過來,又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我們製造的香煙,一共有高中低三個檔次,其實用的煙葉是一樣的,隻是外包裝和口味的區彆。”/br三個檔次的香煙,擺放在朱炫麵前。/br高檔的包裝最好,用料也是最精。/br中低檔次的,稍差了點,區彆還是挺大的。/br“三個檔次的數量,暫時是一樣的。”/br“另外我們的煙草種子,已經安排人送去木邦,給沈王殿下種植,但是靠我們種植的煙草做下一批香煙,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br鄭和繼續說道。/br朱炫說道:“你安排人再跑一趟美洲,大量地和他們交換煙草,把我們的布帛送去交換,他們肯定很需要。”/br鄭和也是這麼想的,聽了朱炫的話,便是點頭。/br“安排一下,把香煙裝船,兩天之後我們出海去西方。”朱炫又道。/br第三次親自往西,最重要的商品準備好了,那就應該出發。/br大明煙草公司,早就成立起來。/br將會是大明,又一個超級重要的財政來源。/br“弟弟,這個是什麼東西?”/br沐沅君拿起一包香煙,好奇地問道。/br朱炫笑道:“這不是個特彆好的東西,一旦習慣了,就很難放下,你們一定不要嘗試。”/br徐妙錦好奇地問:“既然不是特彆好,為什麼又要賣去西方?”/br“因為不特彆好,但也不特彆壞。”/br朱炫解釋道:“這個東西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br她們不是很懂,既然朱炫說沒問題,大概就是沒問題了。/br——/br時間很快,到了出發的時候。/br朱炫他們早就到了船上,應該帶走的貨物,也早就裝船了。/br再次去美洲的船,昨天的時候就出發了,鄭和沒有帶隊去美洲,而是跟在朱炫身邊,陪著朱炫一起出海,同樣跟隨的還有侯顯、嚴冠和雷綱他們。/br都是朱炫身邊,比較親近的人,基本上無論去什麼地方,都會帶他們一起作為護衛。/br這次隻是一艘大船西進,不需要帶太多貨物,一艘船足夠了。/br船隻離開港口,緩緩地往出海口駛去。/br不過朱炫沒有馬上西進,離開珠江,首先往安南駛去。/br這個時候的東南亞,完全在大明的控製之內。/br緬國和暹羅這些,就不提了,直接是大明出兵打下來,至於安南等地,通過經濟手段將其控製,他們國王的權力早就被大明架空,完全順服大明。/br那些百姓逐漸被同化,不僅是經濟手段控製,還有部分文化開始傳進去,儒家思想開始侵蝕他們,讓他們對大明產生認同感。/br一旦他們有了錢,生活無憂了,就會追求文化上的滿足。/br因此,經濟、文化等,基本上被大明拿捏,安南等小國,沒辦法反抗,隻能默默地接受,還在潛移默化中接受。/br“姑丈!”/br朱炫在安南登陸之後,很快和梅殷見麵。/br梅殷來了這裡,也有一段時間。/br作為老朱最喜歡的女婿,讓他來此算是委屈了。/br隻不過,梅殷過得還是挺快樂,不把什麼委屈放在心上,隻要能幫大明管理好工業的蓬勃發展即可。/br“小允炫,怎麼又來了?”/br梅殷笑道。/br朱炫說道:“我是來通知姑丈,十月份皇爺爺大壽,皇爺爺讓姑丈也回去走走,你們在這裡比較辛苦,我看能不能說服皇爺爺,把你們調回應天。”/br這裡不僅艱苦,還有工業汙染等問題。/br“我是沒所謂的。”/br梅殷笑道:“留在這裡也挺合適,不過陛下大壽,我一定會回去,小允炫放心吧。”/br接下來,他還把工廠的一些事情,和朱炫說了說。/br各種機器和武器的製造,在工廠裡有條不紊的進行。/br還有建造跨江大橋所需要的鋼材、混凝土等,都是從這裡和木邦生產好,再運送回去應天,鐵路用的鐵軌也如此。/br安南的煤鐵儲備,足夠他們一直用下去,暫時不用擔心用完了。/br實在用完,那就去澳洲挖。/br“這裡有姑丈在,我們能省事很多。”/br朱炫感激道:“多謝姑丈了。”/br梅殷搖頭笑道:“小允炫客氣什麼,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br客套了一會後,朱炫離開工廠,去梅殷在清化的住所,和姑姑朱英嬈見麵,在這裡也逗留了兩天。/br兩天之後。/br朱炫在梅殷夫婦目送之下,再一次出海離開,這次往馬六甲方向趕去。/br來到三佛齊的時候,又停下巡視一遍,查一查當地的稅收,以及各種進出海峽的商船數量,對比一下兩種數量上有沒有對不上的數據,確保這裡也沒問題了,就通過海峽。/br離開三佛齊,朱炫沒有再做停留,一路乘風破浪地西進。/br現在的戰艦,技術又得到改良。/br對於煤炭的燃燒利用程度更高,更省煤,速度更快,載重更大,動力也更好,從三佛齊到紅海,用的時間比之前縮短了三分之一。/br通過紅海,來到蘇伊士運河。/br西方百姓早就對大明的大船習慣了,此時看到有大船出現,也不覺得太過驚訝,最多就是抬頭看上一眼。/br在這同時,西方人的船隻,也在海麵上來回航行。/br他們通過海峽,進出地中海,有的往非洲去,有的往東方去。/br“這裡的船,比以前多了很多。”岑花往外麵看去。/br確實多了很多,到處是往來的船隊,船隻絡繹不絕。/br朱炫知道,這是他推動的大航海時代,讓新航路的開辟提前到來,並且開辟的是大明,一切主動權都在大明手上。/br西方隻是在大明的基礎上,撿一點便宜罷了。/br朱炫說道:“將來的船,還會更多。”/br現在隻是開始,將來的海運更發達。/br此時,鄭和回來說道:“殿下,前麵就是我們公司。”/br他們的西蘇伊士公司,開在港口附近,大船停靠在港口,下去就是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