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門關的守衛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臨洮府,把吐蕃入侵的消息上報回去。/br當地的知府和衛所都指揮使,還不怎麼相信這是真的,但是派人出去查了查發現,敵人已經打進來了,頓時慌張不已,馬上集中附近衛所的所有兵力準備防禦。/br以及安排人去長安,把這裡的消息告訴朱尚炳和盛庸,請求支援。/br同時,還讓人把消息,往應天送回去。/br一時間,各種消息,不斷傳出去。/br各種消息要從邊地送回到應天,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消息回去之前,朱炫還是什麼都不知道,還以為吐蕃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不敢再有什麼特殊的心思。/br平日裡,他不是陪一陪幾個小媳婦和孩子,就是去陪皇爺爺,以及處理政務。/br奏章等東西,現在交給他來看的的數量越來越多,儘管有內閣,以及詹事府的輔助,但是也有一種,永遠看不完奏章的感覺。/br“當皇帝,是真的累啊!”/br朱炫忍不住感慨說道。/br朱元璋聽了,哈哈笑道:“皇帝萬人之上,權力至高無上,能得到那麼多,自然就要有所付出,得到的越多,付出的也就越多。”/br朱炫點頭道:“皇爺爺說得對,我們得到權力,就需要為天下百姓付出。”/br朱元璋滿意地微微點頭。/br他也不擔心,乖孫會變成昏君。/br因為朱炫的表現,和昏君完全是兩回事,大明有了乖孫,那是大明之福!/br“最近有沒有什麼特彆難以處理的問題?咱教你怎麼處理。”/br朱元璋又說道。/br朱炫想了一會,搖頭道:“暫時還沒有,不過孫兒有一點感到很奇怪,納佤回去了那麼久,怎麼沒有再回來?都快一年過去了!”/br按照正常來說,吐蕃被震驚到了,納佤回去之後,把大明的軍事實力上報,他們的國主也會被震懾了,迫不及待地再派使臣來大明,和大明重修於好,並且承認大明宗主國的地位。/br他們和曾經的高麗一樣,隻能稱臣。/br這些操作,朱炫都看不到。/br正常來說,很不應該啊!/br朱元璋哈哈大笑道:“乖孫這是惦記人家的公主吧?不過,咱的乖孫,看上他們公主,那是他們的榮幸,再不把人送來,咱就打進去搶!”/br朱炫:“……”/br皇爺爺的關注點,有點與眾不同啊!/br“不過呢……”/br朱元璋想了想說道:“吐蕃沒有再派人來找我們,確實有點不妥,也不知道他們內部怎麼想,先等下去看看,乖孫就算要打他們,也不急於一時。”/br朱炫確實有點想打進去,先打了,再控製、同化,一起變成大明的子民。/br寸土不讓!/br“孫兒不急!”/br朱炫隻好說道:“那就再等等,畢竟路途遙遠,納佤來回一趟需要的時間很長。”/br他們暫時,把這件事放下來。/br“把文珪抱過來。”/br朱元璋處理好了事務,就特彆想念小重孫,恨不得一直抱在身邊,抱著上朝,又道:“咱想見一見他了。”/br“皇爺爺稍等,孫兒這就回去。”/br朱炫回去坤寧宮,還把沐沅君一起帶過來。/br看到小重孫的時候,朱元璋笑得不知道多開心,笑道:“這孩子,多好看!”/br朱炫說道:“皇爺爺,你那麼喜歡文珪,將來可不要寵壞了文珪。”/br“當然不會!”/br朱元璋本能地說道:“將來咱還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把文珪,當做皇帝那樣教,把咱會的,都教給文珪,將來文珪要比他爹還要好!”/br沐沅君聽了,笑了笑道:“皇爺爺可以一直教導文珪。”/br“老了,不太行了!”/br朱元璋想不認老都不行,又笑嗬嗬道:“咱現在,很心滿意足了。”/br到了最後,朱炫還把文珪,留在老朱身邊。/br同時安排宮女在旁邊看著,一旦這個小家夥哭鬨了,馬上告訴沐沅君。/br回到東宮,朱炫看了看奏章,還是找不到,和吐蕃人相關的。/br“奇怪了!”/br朱炫自言自語道。/br“殿下有什麼奇怪的?”/br季文靖正好走進來,好奇地問道。/br朱炫把吐蕃的事情,簡單地說了說。/br季文靖思索片刻,搖頭歎道:“這麼說來,我的推演,應該沒問題了,大明還是要再打仗,這個無法避免,殿下還是儘早做好準備吧!”/br“吐蕃,怎麼可能?”/br朱炫馬上搖頭,並不相信吐蕃還會打進來。/br那天納佤被他嚇唬得當場認慫,哪裡還敢再打進來?/br季文靖說道:“殿下,你要知道,一切皆有可能,我算出來的卦象沒有改變,也許嚇唬一下,並不能改變吐蕃的最初想法,真的就打進來也不一定,否則怎會那麼久了,都還沒有消息回來?”/br朱炫:“……”/br這麼說來,也是有道理。/br“季先生有多大把握?”/br朱炫擔心地問。/br不得不把這件事重視起來,萬一真如季文靖說的那樣,他得提前做好準備,甚至有一種,吐蕃已經打進來的感覺,隻是古代的消息閉塞,沒能馬上傳回來。/br就算電報,也沒能遍布到陝西那麼遠。/br“我有八成!”/br季文靖自信道:“殿下真的要做好出戰的準備,隻不過……我們大明,不怕打仗,吐蕃人進來差不多就是送死,殿下可以放心了。”/br大明確實不怕打仗。/br朱炫更不怕,甚至想打這場仗。/br之所以有點緊張,那是因為吐蕃處於主動,而大明就是被動,被動迎戰的感覺很不好,必須要挽回主動的位置。/br朱炫說道:“你這個神棍,有時候準,有時候又不準,確實需要提前做好準備。”/br季文靖哈哈一笑道:“殿下誤會了,我一向都是比較準的。”/br朱炫不和季文靖繼續瞎扯,馬上到宮裡的電報站,讓這裡的負責人,時刻盯緊了各種信號,隻要有相關的電報進來,第一時間來告訴自己,必須監控好。/br電報站的官員聽到事情有點嚴重,也就不敢怠慢,安排人一天十二個時辰,盯著電報站傳回來的信號。/br如果陝西那邊真的有什麼軍事的情報,先是用人力傳輸,再電報的話,速度會快一點。/br但他們始終人力傳輸,走陸路回來,最快也是中途坐火車,慢一點就是跑快馬南下。/br朱炫更希望是前者,速度可以快些,儘快做出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