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林方沒有意見後,劉安又道“如今我已帶大軍回歸,鮮卑短時間內應當不敢再來,守矩兄可下令各縣,解除戒嚴了,不過基本的守衛還是要保留的。”
“諾!”林方應下,等待劉安的後續命令。
之後,&nbp;劉安將自己在路上與劉備等人商議的針對鮮卑和漢人矛盾的政策一一說給林方。
隨後,劉安便讓林方立即著手去辦了。
林方才是五原太守,這些事劉安可以決策,但具體下達命令的,還得是林方才行。
林方離開後,劉安走出客堂,準備回城外安排眾人,&nbp;卻看到程則候在門外等自己。
他手中拿著幾卷布帛,見劉安出來,將布帛遞到劉安麵前道
“這些是洛陽和涿縣那邊的來信,還有一些書簡,已送到明公書房之中。”
“嗯。”劉安點點頭接過,卻並未當場拆開查看,而是對程則道“少典兄,你去召集城內鄉勇,到城外幫忙搬運東西。”
少典是程則的字,與林方一樣,自他成為死士後,劉安便如此稱呼了。
“諾!”程則拱手退去,劉安將布帛收起,先去了城外。
來到城外,劉安立刻分出一部分人將各類物資進行了分類。
待程則帶著鄉勇到來,便讓他們按照分類送往九原城內各大倉庫。
糧食送往糧倉,金錢珠寶送到金庫,武器送到軍資庫等等,&nbp;一應物資,劉安全部在眾目睽睽之下,&nbp;讓人送到公倉內,未私留一分一毫。
如此作為,也讓許多非劉安死士的士卒或軍官,越發看中劉安,忠誠度亦提升了不少。
不過羊鹿等牲口,劉安留了不少,在物資全部搬運完後,劉安召集整個九原城的人來到城外營寨處。
然後劉安來到漢人俘虜所在的地方,將自己打算處置罪大惡極的鮮卑人的想法說與眾人,希望他們能夠指認那些罪孽深重者。
不過雙人人畢竟都太多了,不管是漢人俘虜還是鮮卑俘虜,一個個的指認顯然不顯示。
於是劉安便讓漢人俘虜推舉出二百人來代所有人去指認。
漢人俘虜悉悉索索的商議了一刻鐘,終於有二百人走了出來。
劉安讓手下護送這二百人進入鮮卑俘虜營寨中,他們指了誰,便將誰帶出來。
其後,劉安將這二百被指出來的鮮卑俘虜,一個一個的帶到漢人俘虜營寨前,&nbp;並對漢人俘虜下令,&nbp;若出現在他們營寨前的鮮卑人,&nbp;曾經欺辱過他們,便高升痛罵。
反正,則保持安靜。
之所以如此費勁的二選一,是因為劉安擔心這二百人中有挾私報複者,明明那個鮮卑人沒有欺負過漢人,但因為與這名漢人俘虜有仇,就被點了出來。
這種可能性雖然很小,但也必須預防一下。
通過這種方式,劉安挑出了一百名被罵的最慘的人。然後帶到營寨外的空地上,讓人高聲曆數這些人的罪過。
之後,擋著所有人的麵,將這些人全部斬殺。
劉安聽到在將這些人斬殺後,漢人俘虜營寨之中,九原城外聚集的民眾之中,都傳出來發泄般的大吼。
接著,劉安讓人將之前特意留下的牲口全部宰殺,又從城內運出許多好酒,犒賞三軍和留在城外的普通人。
回到九原後,許多漢人俘虜便回了自己之前的家。
不過這些人離開之前,劉安都讓人做了登記,記錄下他們的姓名籍貫等基本信息,方便更新人口數據。
其他家不在九原,而是五原其縣或並州他郡之人,則選擇再留一夜,第二日一早離開。
還有一部分已無家人又對劉安十分信賴的,則準備等待劉安的安排。
夜間,在縣衙吃過晚飯後,劉安終於再次回到了自己在九原的小窩。
住了一個多月的營帳,坐在床邊的劉安不得不感歎,還是實心的住房讓人更有安全感。
拿出程則之前遞來的布帛,劉安一一打開查看。
最上麵是涿縣送來的信。
前麵是夏侯蘭親自寫的莊園各項彙報,其中八十畝棉花稱重後平均畝產十七石,不過這是包含在棉花種子在內的籽棉。
籽棉是沒辦法直接用來做成衣服或棉被的,需要將其取籽,取無籽的皮棉才可。
不過夏侯蘭肯定是不知道這些後世術語的,他隻是在信裡寫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些棉花無法直接用,詢問劉安應當如何處理這些棉花。
此外,劉明已經打開邊郡與內地的商路,來回一趟淨收益可達百萬錢以上。
其他便是一些莊園的瑣事回報了,比如莊園中誰和誰喜結良緣,哪家又添貴子等等。
劉安將信放下,準備夏侯蘭回信。
隻不過思來想去,劉安發現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提取皮棉,他隻知道有一種叫做彈棉花的技術,可以手工彈出皮棉。
想了一刻鐘,劉安也沒想出好辦法來,隻能回信讓夏侯蘭將棉花曬乾後,自己想辦法把棉花種子去掉,或者將棉花從種子上剝離出來,其後便可拿出產的棉花給莊人做成棉衣,或拿去高價賣給世族。
如今時間已經來到十月末,馬上進入十一月,天氣已經開始冷了,正好先給莊人每人做套棉衣。
東漢末年,處於小冰川期,尤其是三國時期,冬日氣溫更加寒冷。
不給莊人準備棉衣,冬天是很有可能會凍死人的。
將信寫好後,劉安放在一邊,又拿起洛陽的來信。
劉安先看了牽招的來信,信中告知劉安,甄逸接到劉安送去的那一大批奇物非常高興。
但同時也說明洛陽市場已快達到飽和,他準備將奇物送往大漢各個富庶一方郡縣,在那開戰奇物售賣的分點,希望劉安能夠同意。
除此之外,牽招還在心中寫了一些洛陽各世家的消息,比如某人升遷司隸校尉,某人被打入大牢之類的。
劉安大致看了看,沒有看到感興趣的人物,便不再關注,提筆給牽招寫了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