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看著曹操送過來的兩份文書,內心有些糾結。
發布求賢令不會讓他為難,因為他早就看士族豪強不順眼了。
先帝在位的時候,也曾經創辦過鴻都門學,就是想要打破士族對官員晉升的壟斷,可惜最後沒什麼很好的效果。
如今他以天子的身份發布求賢令,那麼理論上受到求賢令招攬,進入朝堂為官的人,都是天子門生。
隻要天子門生多一些,他們的能力強一些,將來未免不能和曹操掰掰手腕。
但是曹操提出來的第二條命令,就讓他為難了。
作為天子,建立行宮是很有必要的,但這件事不應該落到曹操這個大忠臣身上嗎?
曹操為了表示忠心,花費無數錢財、人力物力,給他建造行宮,然後天子順勢給曹操一些封賞。
這才應該是正常的流程。
但是曹操做了什麼?
他竟然要用天子的名義修建行宮,要求士族豪強出錢?
他要是真的這麼做了,那些出錢的士族豪強就要對他生出意見了。
作為大漢忠臣,難道曹操不應該主動承擔這些不利的因素嗎?
天子養著這些臣子,不就是要讓他們做臟事,承擔罵名嗎?
怎麼到了曹操這裡,就要讓天子來承擔這一切了?
“曹愛卿,朕明白你的心意,可是讓朕對士族豪強伸手要錢,是否不太妥當?”
曹操義正言辭地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整個大漢都是陛下的,天底下所有的士族豪強能夠有今日成就,都應該感謝陛下,感謝大漢!
如今陛下剛剛逃離虎口,隻是想讓他們出錢為陛下修建一座行宮,難道他們還敢有意見嗎?
陛下放心,兗州境內,哪個士族豪強敢對這件事有意見,臣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朕不是這個意思,朕是說……”
“難道陛下不想建設行宮嗎?”
“也不是,朕當然想,可是……”
“那陛下的意思,是想要臣來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
“額,也不是,朕知道曹愛卿你忠君為國,可這件事也不能全都交給你。”
“那臣明白了。”
曹操點頭,“陛下體恤那些士族豪強,不忍心讓他們出錢,可陛下有沒有想過,在陛下蒙難的時候,這些士族豪強為陛下做了什麼?
他們什麼都沒做,就已經是死罪了!
如今陛下脫困而出,沒有追究他們的罪責已經是寬仁了,難道這個時候讓他們出錢,為陛下建設行宮,他們還要有意見嗎?
若真是有人如此,那此人必然不忠!
既然不忠,那陛下為何還要留情?
臣雖不才,但也願意為了維護陛下,赴湯蹈火!”
曹操的話都說道這個程度了,天子還能說什麼?
他不敢跟士族豪強叫板,難道就敢跟曹操叫板了嗎?
董承的屍體還沒涼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