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
言官之首,左都禦史陳瓚走了出來。
“陛下,此法令雖能製衡不良言官,然皇權誰來製衡?”
唰!唰!唰!
一眾科道言官都向陳瓚投以讚許的目光。
這正是他們想說而不敢說的。
若以後言官的忠奸好壞全由皇帝用法令(白紙黑字)定義,那皇權將空前膨脹,誰來監督?
這是大明祖製所不允許的。
皇帝必須要遵循祖製,而言官的監督之權最重。
小萬曆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陳總憲所言有理,朕自然不能罔顧國法,全憑個人喜好,定義官員忠奸,朕也有被蒙蔽的可能。”
“為此,朕是這樣想的。”
“朕在認證某個言官是否沽名賣直時,會令兼記起居注的史官逐字記錄朕之言行,備留著史,另將認證過程及朕的理由全部交由三法司審核,他們同意,此法令方才生效,你們覺得如何?”
此刻,所有官員都抬起頭,露出一抹驚訝之色。
逐字記於起居注,是皇帝用自己的名聲保障認證的公正性;三法司審核,則是祖製法令上的保障。
而最令官員稱道的,是避開了內閣。
內閣閣老是經常遭到言官彈劾的,他們不參與審核,保障言官們能相對自由的上諫。
而內閣又能監督起居注官,保障一言一行都能存於史冊,皇權仍能受製於祖製禮法。
此乃一個完美的閉環。
當下,言官勢大,許多官員畏言官甚於畏懼內閣。
如此整治,很多官員都是高興的。
張居正兩眼一眯。
他覺得小萬曆想不到如此好的主意,他望了一眼馮保,然後又望了一眼沈念,若有所思。
“眾卿,可有異議?”小萬曆又問道。
“陛下聖裁,臣無異議!”馬自強率先大步走出,高聲喊道。
這一刻。
張居正、呂調陽、張四維三位閣老都知曉是誰的主意了。
隨著三大閣老躬身拱手,後麵的官吏都紛紛拱手,高呼道“陛下聖裁,臣無異議!”
小萬曆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這時。
張四維拱手道“陛下,劉台汙蔑座師,動搖社稷,還不配陛下親審,臣建議陛下隔牆旁聽,吩咐審官依陛下之意審理即可。”
小萬曆點了點頭,道“朕明白,朕心中已有合適人選。”
東廠、錦衣衛、三法司,名義上都直屬皇權。
小萬曆用誰都可以。
之所以打出皇帝親審的名號,乃是為了震懾那些沽名賣直的奸臣,讓他們無法以此走仕途捷徑。
此次,小萬曆心中的合適人選是沈念。
接下來,如何來讓劉台顯現出原形,就是沈念的任務了。
……
注史料記載,傅應禎在張居正死後,重新起複,任南京大理丞,劉台被貶為庶民後,被升任戶部尚書的張學顏查實貪汙,發配到戍所後,暴斃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