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便取出一隻打上她靈力印記的傳音紙鶴遞給了林雨蔓,道:“以後若有事,可去青木峰尋我,我當出手幫你一次。”
林雨蔓猶豫一瞬,思及林雨薇,以及她這五靈根的廢材資質,還是接下了。她道:“雖然此事並非我的功勞,但現在的我,確實舍不得拒絕您的幫助,所以這傳音紙鶴我還是厚顏受了。”
見林雨蔓收過傳音紙鶴,瑾寧終於放下了一樁心事,這時臉上已經輕鬆了許多。她對林雨蔓道:“我有一言贈你,這也是我剛才頓悟所得,你若覺得有道理就聽聽便是。”
林雨蔓的臉上露出一抹動容,感激地道:“您肯如此,我感激不儘。”
瑾寧認真地道:“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磨難亦是機緣。”說罷,便和林雨蔓告辭,向師尊和師兄走去。是時候回峰了。
這邊蘇長青和蘇景庭聽著瑾寧和林雨蔓的對話,還趁著她二人對話的功夫尋了一個圍觀的弟子了解了一下之前的情況,算是明白了剛才瑾寧這番行事是為何。同時,師徒二人也對瑾寧今日頓悟的緣由有了一些猜測。二人看著瑾寧剛才的行事,不禁都暗自點頭:
頓悟既然與這清秀女童有關,自然是該謝的。頓悟的機緣,不是隨便可得,若隨手贈一點靈石、丹藥、靈符,自然顯得不夠誠意。
且這女童隻是個雜役弟子,又與若水峰峰主的記名弟子林雨薇不睦,給了她她恐怕也未必得保得住,說不定反而會給她帶來危險。
寧兒選擇以人情還人情,倒是正合宜。
另外,在如何還人情的選擇上,寧兒沒有因為同情這女童,就把她帶回峰放在身邊做個雜役弟子,而是選擇給出一個會出手幫她一次的承諾,也是很合宜。
這清秀女童本來與其嫡姐林雨薇有仇怨,若是瑾寧把林雨蔓要到身邊,等於把林雨薇對林雨蔓的仇怨攬到自己身上,無疑是平白無故為自己招了一個大敵,這卻是不妥。
憑林雨蔓在寧兒這次頓悟中起的些微作用來說,也當不得寧兒這般做。所以,寧兒如此這般行事,倒是正好。
師徒二人覺得瑾寧此番處事很是妥帖,心想回去之後倒是不必在此事上再教導寧兒了。
接著,師徒三人也不多言,決定先回青木峰。蘇長青放出那個白雲狀飛行法寶,瑾寧和師兄一起上了法寶,一青年一少年一女童乘白雲飛行法器而去。
三人皆眉清目秀、氣質高雅、儀態出眾,這在“白雲”之上的樣子,倒是真和傳說中的仙人及其座下童子有幾分相似。餘下的眾人,看著遠去的三人,不禁紛紛露出羨慕、憧憬之色。
林雨蔓看著遠去的瑾寧三人,也不禁心生羨慕。她捏著瑾寧給的傳音紙鶴,想起瑾寧剛才說的話,內心又很快生出一股堅定來。
即使是五靈根資質又怎樣,自古以來也不是沒有五靈根修士修成大道的,總有一天,她相信她也能做到!
這廂瑾寧三人回到了青木峰上蘇長青的洞府,三人和以前一樣各自在蒲團上坐下。蘇長青、蘇景庭二人不約而同地將視線投向瑾寧,皆是一臉傾聽之色。顯然,這是等著瑾寧敘說今天頓悟的事呢。
瑾寧無奈一笑,和師尊、師兄二人描述了一下頓悟的經過。說她在靈食堂用餐時撞見林雨薇、林雨蔓姐妹爭執之事,然後她見了什麼,又是因何而有所領悟、進入頓悟的。
頓悟的感覺當然是玄而又玄,難以言說,但是,頓悟過程悟出的道理倒是可說給師尊、師兄聽的。
蘇長青聽後怔了怔,神色有些複雜,好像是回憶起了什麼,良久,他輕輕歎了一下,道:“你能因林氏姐妹之事悟出世俗枷鎖與修真者求逍遙之意,確實悟性上佳。我輩修真者修真雖各有因由,但究其根本,何嘗不是為此?
世俗既是枷鎖,也是資糧,端看是這世俗鎖住了修者,還是修者把這一切化為了自身修行的資糧。
為師隻盼你不忘此時之道心,能將往後所遇之磨難,通通化為自身之資糧才是。”
蘇長青不僅看著瑾寧,亦將目光看向蘇景庭。其實,想比於瑾寧這個小弟子,他對蘇景庭這個大弟子反倒是更擔心幾分。
倒不是因為他是蘇家人,蘇景庭不僅是他的弟子,也是他的家族後輩之故。而是,景庭這孩子,看著不動聲色、若無其事的,其實,心思反倒挺重。
這倒也不怪這孩子,也是他從小經曆使然……他想到此處,又不禁在心裡輕輕歎息了一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