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隨便說,我隨便聽,大膽講。”
“行。”林川點點頭:“我覺得,第一,不能讓河水白白流走,找個合適的位置,修建個水壩,把河水蓄起來,河拐子那裡就不錯……”
“哪個河拐子?”
“就……就那個拐彎的地方……”
林川有點說漏嘴了,趕緊解釋道。
林川記得,在後世的記憶裡,他所說的河拐子,就是附近的一個地名,那裡有個水壩,攔起了一個人工湖,平日裡湖光粼粼,很多人都會在那裡休閒,釣釣魚,遊個泳什麼的。
“哦,你接著說……”趙鐵軍笑起來,問道:“第二呢?”
“第二,就是在這片地裡,每隔一定的距離,打口深水井。平時封存著,萬一遇到乾旱天,就可以用地下水來澆灌。”
“深水井?這是個好主意,還有嗎?”
“還有第三,這個農作物也有耐旱的和不耐旱的,地裡的莊稼,也要考慮到這一點。萬一遇到乾旱的季節,可以快速應對。”
“嘖嘖嘖,說你不懂種地,那真是瞎說……還有沒有?”
“還有最後一個……”
“繼續說。”
“第四,怎麼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提高……什麼?”
“水的利用率。”
“什麼意思?”
“就是說……我想想啊,怎麼解釋……”
林川琢磨了一下,解釋道:“打個比方,一壟地裡有一百棵苗,我有幾種方式來澆水,一種方式是,在地頭上,一直往裡灌水,要澆很久,等水全部漫過去,這壟地才算澆完,對吧?”
“沒錯。”趙鐵軍點點頭。
“第二種方式,就是拿一個瓢,一棵苗舀一瓢水,一百棵苗,就是一百瓢水,沒有苗的地方就不用澆。這種方式,肯定比第一種省水,對吧?”
“對。”
“我還有第三種方式。”
“第三種?”趙鐵軍來了興致。
“對,第三種。”林川點點頭:“如果把莊稼苗比做一個人,那麼給莊稼苗澆水,就好比人渴了,想喝水。可這麼一瓢下去,等於說在人腦袋上澆了一大桶水下去,真正喝到嘴裡的,也沒多少,都滲到地下去了。”
“這個比方到真是新鮮啊。”趙鐵軍笑起來:“可人和苗咋比呢?人有嘴喝水,這莊稼苗哪有嘴呢?”
“有啊。”林川說道:“莊稼苗的根,就是它的嘴,如果有辦法讓水隻澆到根上,讓水不要漏下去太多,是不是就能省下來更多的水?”
“林川啊……”
趙鐵軍連聲感歎道:“你這小子,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