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客卿,倒比聖主還像姬家的主人,聖主與眾長老通過氣,在他麵前連腰都不敢直起來。
張桓佯裝成一個聖人境的老人,就住在姬家腹地,平日研究氣運,與虛空鏡探討,也沒人打攪。
若能存蓄自身氣運,在有需要時釋放,小劫不消消大劫,倒是種奇招。
臻至出神入化之境,未嘗不能洪福齊天,以己身合天道,屆時指誰誰死。
在玄鳥的神通中可窺見一二端倪。
自行演化了上千年,張桓在此道有所成就,深入了解了此道之理。
他在心中已有些想法,待他日可以基於自身的理解創出一部法門,包含了氣運卜算,較之玄鳥自身的神通對此道奧妙更為深入。
為踐行自身理解,張桓步入紅塵,當了個教書先生,每日固定觀察學生的氣運。
看看他們的成長經曆,初始時在氣運上的薄厚,於人生的某些節點上氣運的變化。
一批批學生離開,有的高就縣衙,有的食不果腹,有的家中突逢變故,有的早早夭折。
教書十年,學生數百人,有些人的人生一開始相似,不過在某些事上做出不同的抉擇,之後越來越不同。
絕大多的學生氣運都如白色,極少數人不同,這是質量之差,除此還有薄厚之差。
往後的日子張桓觀察他們直到死去,又對一國上下之人的氣運進行研究,包括了許多修士,對氣運之道感悟更深。
他以姬家聖人的身份收了個徒弟。
是個青年人,家中祖輩務農,天生靈魂之力就比同齡人強,甚至超過了某些凡人中的武道宗師,天賦異稟。
是個修單一秘境的種子,張桓傳下了一套自己編撰的仙台秘境功法,最大化地實驗自己的理論。
人體秘境是修士力量之源,乃修行之始,若能夠更大地激發秘境潛力,修士自身的潛力也將更強。
資質平平之人苦海是一片死寂,而聖體的則是金色,海嘯連天,聲如雷震。
常人命泉唯一,靈寶卻有九口命泉,不同之處都代表了更強的底蘊,顯現在秘境上。
雖然修行的路不同,但大道殊途同歸,不論是什麼體係,挖掘開辟自身更深層次的潛力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當然,前提是能夠成功開辟新路,並且活下來。
開辟人體寶藏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潛力儘廢,凶險萬分,且要摸索無數次,才能夠掌握那一絲的契機。
張桓雖有想法,但修行的境界太高,秘境已經成型,無法再塑了。
唯有剛踏入修行的修士能夠實現這些想法,秘境剛開時可塑性最強。
倒是可以先用其他人試探試探,看自己對於秘境的理解是否可行。
他有的是填補資料的炮灰,隻要實驗下去,總是能摸索出大致可行的路徑。
得儘可能降低運氣的概率,以量取勝,修行之事大意不得,不然總有一天會翻車。
將修仙台秘境的弟子扔至某個星域,將來修行有成後自己回來北鬥。
張桓又去彆的星域收了數十個弟子,分彆將輪海,道宮,四極,化龍,仙台,五大秘境單修法各自傳授下去。
每一人都是修行單一秘境的天才,張桓專門將他們放養在宇宙各處。
他不需要密室裡的花朵,這些人是開拓秘境的先鋒,須以血來曆練,保護起來隻會一事無成,浪費他的時間。
“算算時日,已經過了千年有餘,至尊還不出來嗎。”
張桓掐指算了算,可惜沒算出什麼來。
“太能蹲了。”
“這處星域貌似就有個修單一秘境有成的大聖,去看看他的秘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