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長姐如母_重生70:大搞集體生產,打造天下第一村_思兔閱讀 

第十二章 長姐如母(1 / 2)

李天明可不是去偷墳掘墓,他也沒那麼大的膽子,再者說,人家在地底下安安穩穩地睡了幾百上千年,他過去給刨出來,那叫缺德。

上輩子,那座遼代古墓剛被發現的時候,來的專家曾在距離古墓不遠處發現過有被挖掘的痕跡,當時還認為已經被人盜過了。

隨即便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等後來墓室被清理乾淨,這才發現,被挖過的地方和古墓根本不是一回事。

但是在那處被挖過的地方下麵,考古隊曾發現了一些遼代的銅錢,後來村裡的大喇叭連著廣播了好幾天,海城電視台還曾報道過,希望有撿到古錢幣的人能及時上交。

隻是一直沒得到過響應。

村裡的不少年輕人也曾上山去挖,但除了一些殘破的瓦罐,還有碎瓷片,再也沒發現彆的東西。

至於馬立誌是不是靠著在山上撿到的東西發了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天明現在也不過是去碰碰運氣。

這會兒天還沒大亮,村裡已經有不少人起了,見李天明扛著鋤頭上山,也沒人覺得好奇。

靠著山腳那一片是村裡的自留地,各家各戶吃的菜都靠著那點兒收成。

本來68年,上麵來了新的政策,農村的自留地全部收歸集體,但李家台子的村支部頂住了壓力,默許了村民在集體的土地之外開荒。

循著記憶,李天明先找到了那座古墓的大致位置,一個殘破灶君廟,說是廟,其實就是用幾塊青石板給灶王爺搭起來遮風擋雨的。

李天明小時候,還曾跟著奶奶一起上山燒過香,但等到時代洪流開啟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來供奉了,就連裡麵的灶王爺也早被請出去,砸了個粉碎。

誰能想到,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會是墓道的入口。

要不是後來下大雨,一塊巨石從山頂滾下來,正好砸踏了墓道,那位遼代的貴族夫婦可能永遠不會被人打擾。

距離灶君廟十來米的地方,還擺著一個躺倒的石柱,看上麵的花紋就知道有年頭了。

後來就是在這裡,考古專家發現了被挖掘的痕跡,一開始還誤以為是個盜洞。

李天明俯身扒住石柱的邊緣,兩膀子一用力,將石柱挪到了一邊。

掄起鋤頭開挖。

山上經過雨水長年累月的衝刷,土質非常鬆軟,沒一會兒就挖了一米深。

彆說金銀財寶了,就連後來挖出的遼代銅錢也沒見著一個。

難道記錯了?

眼瞅著天都亮了,大喇叭又在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會兒還要出工,李天明賭氣地又毀了一鋤頭。

哢嚓!

一聲脆響。

李天明心頭一顫,回過神趕緊趴在坑邊,伸手扒開土,露出來的東西,讓他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金餅!

居然是金餅!

拿起一個,用力在上麵搓了搓,不知道在地下埋了多少年,依然泛著明亮的金屬光澤。

上麵還刻著很多花紋,好像是某種文字,卻也認不得。

掂了掂,少說也得有二兩多。

李天明沒再繼續挖,將金餅放回去,又把坑給填平了,搬著石柱放回原位。

看來傳聞不假,上輩子馬家就是靠著地底下的東西發了財。

就是不知道,馬立誌是怎麼知道山上還埋著這玩意兒。

不過現在這些東西有主了。

馬家還能不能和前世一樣風光,那就不關李天明的事了。

扛著鋤頭下了山,李天明去自家的自留地拔了兩顆白菜,分家的時候,自留地也在李學慶的見證下,分成了兩份。

一共七分地,李天明兄妹四個分到了三分。

回到家,沒等進門就看見東廂房的煙囪冒著煙。

正房屋的門敞著,聽到動靜,正在吃飯的李學成扭頭看了眼,又迅速轉了回去,隻當沒看見。

父子關係處成這樣,放眼整個永河縣也不多見。

“天亮!”

李天明招呼了一聲,李天亮立刻從東廂房走了出來。

“哥!你咋才回來?”

昨天夜裡,李天明出去之後,他一宿沒睡,等到天光大亮也沒等到李天明回來。

“你做的飯?”

“大姐來了!”

李天亮剛說完,大姐李翠從屋裡走了出來。

再次見到大姐,李天明隻覺得心頭一陣酸澀,差點兒沒忍住哭出來。

上輩子,喬鳳雲剛進門,就把他們兄弟姐妹五個趕了出來,那時候,李天明也不過14歲,要不是有大姐李翠照顧著家裡,李蓉和小五都未必能活下來。

這個年代的農村,誰家死個孩子,那是常有的事。

還因為他們幾個,大姐的婚事險些被耽擱了,一直到24歲才經大姑介紹,嫁給了寧固鎮的鹽場工人,可婚後過得並不好。



最新小说: 我未來無敵? 東京:這些標簽不對勁 清冷師尊爆改合歡宗,大佬狂爭寵 獲得係統後我靠敗家走上巔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晦朔光年 寒門書生 綁定惡女係統後,她本色出演 天後老婆狂卷工作,我躺平被全網直播 劍魔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