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沒想到稀裡糊塗的就有了媳婦兒,這麼說的話,他是不是還得感謝二狗子的神助攻。
畢竟沒有二狗子散布的謠言,也就沒有方豔梅自告奮勇去保媒,更不會有……
“你進去吧,我先回了!”
李天明把宋曉雨送到了知青點的大門口,借著月光,看到宋曉雨點了點頭。
“你……你先走,我看著你走,再進去!”
用不用再把我送回家,然後我再送你回來,天寒地凍的,倆人來回走個十幾趟。
李天明沒那麼矯情,點點頭,轉身剛要走,突然想到了什麼,從貼身的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遞到了宋曉雨的麵前。
宋曉雨一愣,遲疑的伸手接過,看著李天明轉身離開,緊緊的將鋼筆握在手裡,那上麵似乎還能感覺到來自李天明的溫度,這讓她又不禁紅了臉。
轉天,差不多整個李家台子都知道了,李天明和城裡來的宋知青定了親。
至於那個傳言……
已經不重要了。
今天是村裡分紅的日子,人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這件事情上。
和往年相比,每戶還能分到差不多150塊的賣魚錢,人人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天明,恭喜啊!啥時候喝你和宋知青的喜酒!”
李學慶笑嗬嗬的問道。
“來年開春,等房子蓋好了,就結婚!”
既然已經定下了,李天明也大大方方的給了回應。
“好事啊,好事啊!”
的確是好事,可有的人就不這麼認為了。
杜立德黑著臉,他還在盤算著把小女兒嫁到李家,結果,李天明的婚事就定下了。
這下盤算徹底落了空,讓他感覺就像是被剜肉一樣難受。
更讓他難受的是,昨天杜鵑和龐秉新上門,開口就是借糧。
興家坨分紅的日子比李家台子早一天,哪有剛分了糧,就上娘家來借。
一問才知道,龐秉新連年欠著村裡的賬,往年也就罷了,總不能讓他餓死,隻能債上加債。
可今年興家坨的村主任說什麼都不肯再借糧。
至於原因嘛!
誰讓興家坨村主任的媳婦兒是李家台子的娘家呢。
論起來,還是李天明的本家堂姐。
小舅子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堂姐和姐夫能不幫著出氣。
看著龐秉新還一副滿不在乎的德行,宋銀枝直接躺炕上了,杜立德也氣得夠嗆,可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閨女挨餓。
現在那兩口子還在家裡等著呢。
唉……
這是造的什麼孽啊!
“都彆說話了,都彆說話了!”
李學慶吆喝了半晌,人群才漸漸安靜下來。
“老規矩,先分糧!”
糧食分粗糧和細糧,不過李家台子這邊主要就是種植水稻,玉米很少,紅薯也隻在坡地上種了幾十畝。
所以分下來的糧食,還是以大米為主,至於有的人家不夠吃,那就得背著大米去大柳鎮的糧站去換粗糧。
糧食的分配原則是人七勞三,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分到占七成的基本口糧,其餘的三成則根據工分來算。
今年的年成好,糧食收的也多,交完公糧,再補上集體儲備糧之後,剩下的糧食還很充裕。
所以今年發下去的口糧標準也定得格外高,基本上隻要不是個大肚漢,都能吃到來年再分糧的日子。
李天明把他家,三叔四叔家分的糧全都搬上了拖拉機。
見一旁李學成眼巴巴的看著,李學工和李學農也是一臉為難的模樣。
“裝車!”
幫著李學成運糧食,不是因為他是自己的爹,而是因為他是三叔四叔的哥。
宋曉雨也分了好幾袋糧食。
作為李家新媳婦兒,村裡自然不能虧待了她。
彆的知青都是減一成發的糧,宋曉雨是足額的。
不用李天明發話,天生就帶著幾個兄弟,把宋曉雨的糧食也裝上了車。
“先送我那兒,等打好了,再給你送去。”
發下來的糧食都是稻穀,要送去大柳鎮的糧站,脫了殼才是能吃的大米。
困難時期,連打下來的穀糠,人們都會帶回來,混在玉米麵裡蒸菜團子吃。
“聽你的!”
宋曉雨現在已經有了夫唱婦隨的自覺。
分完糧食,接著又開始分菜,都是集體菜園子種的,隻有白菜、南瓜、土豆,這年頭想吃彆的,根本沒有。
把糧食運回去,接著又回來拉菜。
整個村子所有人都忙得熱火朝天的。
辛苦了一年,今天才算是真正看到了收成。
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分肉。
每年的任務豬,村裡都會報幾頭病亡,留到年底給村民們分下去解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