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裡啪啦……丁裡咣啷……
天還沒亮,李天明就被弟弟妹妹吵了起來。
艱難的從被窩裡爬出來,拿著一堆鞭炮,也加入了擾民的行列。
整個村子漸漸的熱鬨起來,哪一家都不肯落於人後。
新年來財,家裡的動靜越大,財來得越猛。
很快,空氣裡彌漫起了濃濃的硝煙味兒。
李天明把早上要吃的菜,放進鍋裡,賺錢了,他是絕對不肯虧了自己和弟妹的。
一碗紅燒肉,一碗麅子肉,一條鯽魚,一盤肉丸子,一碗扣肉,還有一碗雞蛋羹。
他們這邊管雞蛋羹,也叫糕子,取個步步登高的諧音。
像日後寓意著生財的生菜,寓意著富足的腐竹。
這年頭買不到,就算是能買到,也沒資格登上過年的餐桌。
老百姓苦了一年了,這個日子就是要大魚大肉,吃個痛快。
把虧了一年的胃,結結實實的過一遍油。
各家的主婦們也都在這一天大顯神通。
平時過日子扣扣搜搜,緊緊巴巴的,就為了這一天,好好的和鄰居們較量一番。
在男人們驚恐的目光中,將一壺壺油,一塊塊肉翻了出來。
順便不忘笑話沒出息的男人騎鍋夾灶。
“小蓉,你盯著火,我去接你們嫂子。”
李天明打過招呼就出了門。
今天難得沒下雪,連風都不大,隻是地上的積雪還很厚,走著挺費勁。
黑漆麻烏的,隱隱約約能看得清路。
不時的遇見出來放鞭炮的鄉親,互相打著招呼。
明天初一才能拜年呢。
“天明,這是接媳婦兒去啊?”
“天明,今個家裡準備啥好吃的了?”
“天明……”
李天明一一回應著,遇到孩子,就從口袋裡翻出幾顆糖遞過去。
一路蹚到了知青點,遠遠的就看見煙囪冒著陣陣白煙。
宋曉雨早早的起來了,換上了李天明給她買的新衣服。
粉色的棉襖,看上去還真像個小媳婦兒。
張虹想刺上兩句,但張了張嘴,還是忍住了。
現在的宋曉雨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再是那個受了委屈也默不作聲的老實人。
張虹幾次挑釁,都被她毫不客氣的給懟了回去。
“真好看!”
宋長英笑著誇道。
那天被李天明送回來,兩個人聊了很久。
宋曉雨第一次和她說起了自己的家人。
那一句“我是被家裡人變著法趕出來的。”
讓宋長英心疼了好久。
她也明白了,宋曉雨為什麼會那麼草率的答應嫁給李天明。
後來看到宋曉雨漸漸的變了,變得愛說愛笑的。
宋長英才知道,李天明並不是宋曉雨的退而求其次,而是最適合她的歸宿。
“有人在敲門!”
宋長英說著,起身就要出去。
宋曉雨見狀,連忙跟上。
昨天李天明和她說了,會來接她。
打開大門,李天明正站在門口。
“喲,這麼早,空著手來的啊?”
李天明這些日子,經常聽宋曉雨提起宋長英。
對這個女知青,李天明的印象不是很深,隻記得她是恢複高考以後,考上了一所海城的大學離開的。
後來回過李家台子幾次,有一次李天明正好遇上,還帶她去了李老六的墳前祭拜。
儘管每次李老六被批鬥的時候,她隻是湊熱鬨的,卻還是讓她內疚了很久。
“哪能呢!”
說著從挎包裡翻出一個油紙包。
裡麵是一隻臘好了的野鴨子。
“給你們添道菜。”
宋長英見了,不禁大為驚喜。
他們知青分完口糧,還欠著村裡的賬,雖說每人分了四兩豬肉,可那點兒肉夠誰吃的。
還要留著晚上包餃子,早上這一頓本來是準備糊弄過去的,沒想到李天明送了這麼厚的禮。
“看在鴨子的份上,曉雨就讓你帶走吧!”
說著,把宋曉雨推到了李天明的麵前。
“趁著天黑,想乾點兒什麼,我也看不見。”
宋曉雨被鬨了一個大紅臉,抬手就要打過去。
“長英姐,你……你瞎說什麼呢!”
宋長英笑著躲開,一轉身溜了。
宋曉雨氣得跺了下腳,回頭再看李天明,表情也變得有些不自然。
他……
不會真的對我做什麼吧?
有些緊張,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