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瑛看著站在麵前的妹妹,一時間也不知道是應該高興,還是應該傷心。
黑了,也瘦了。
以前身上那種靈動勁兒,似乎也少了一些。
不過,和她想象當中比,還是要好了不少。
至少還沒狼狽到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那個份上。
從小她們姊妹兩個的感情就好,當初家裡決定讓妹妹下鄉的時候,宋曉瑛就不同意。
按照長幼排序,宋母那個工作崗位,本來應該是宋曉瑛頂替的才對,可她為了讓宋曉雨能順利留在城裡,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以和棉紡廠革委主任的兒子談戀愛為交換條件,為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
本來想著,這下宋曉雨再接替了宋母的工作,兄妹三個都能留在海城。
可嘴上一直掛著心疼閨女的宋母,最後還是把崗位給了嫂子。
因為這件事,宋曉瑛氣得在家裡大鬨了一場,但也無濟於事,報名表都已經填了,哪怕是她再去找對象家裡幫忙都來不及。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宋曉雨被家裡“趕”去了農村插隊。
雖然宋曉瑛能理解宋母的做法,但並不代表著她能接受。
自那以後,她便一直住在棉紡廠的職工宿舍,好幾個月都沒回家。
過年的時候,還是宋母三番兩次來棉紡廠找宋曉瑛哭訴自己的不容易,她這才心軟了。
可回到家,又讓她挨了一記晴天霹靂。
宋曉雨給家裡來信,說她要嫁人了,嫁的還是個鄉下人。
這還得了。
宋曉瑛正想著求對象家裡幫幫忙,看看能不能以招工的名義,把妹妹調回海城呢。
一旦在農村結了婚,以後就算是想回來,都不一定能行。
因為這事,氣得她又在家裡鬨了一場。
本來大年初二,宋曉瑛就想來李家台子的,說什麼也得阻止妹妹犯糊塗。
可不湊巧,初二那天棉紡廠組織文藝彙演,所有職工都不能缺席。
此後幾天,又趕上年後複工,每天開不完的會。
一直拖到今天,終於請了一天假,急火火的坐車到了李家台子。
“你還知道我是你姐!”
啥情況啊?
一旁的李天林看著兩人,感覺不像是來探親的,倒更像是興師問罪。
“嫂子,這真是你姐啊?”
李天明不在村裡,李天林可不能讓宋曉雨被人給欺負了。
“是,天林,這是我姐,你……先去吧!”
聽宋曉雨這麼說,李天林答應了一聲,一步三回頭的走了,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刻加快腳步,朝家裡跑去。
“姐,你怎麼來了?”
“我不來?我再不來,你還指不定乾出多少糊塗事呢!”
宋曉雨猜到了姐姐說的是什麼意思。
“姐!我沒犯糊塗!”
“你沒犯……”
宋曉瑛說著,意識到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知青點雖然偏,但周圍也有不少民居,突然出現一個生麵孔,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姐,進屋來說吧!”
宋曉瑛板著臉,跟在妹妹身後一起進了知青點。
看到這一幕的村民立刻議論紛紛。
“那是誰啊?”
“來找宋知青的!”
“不會是新來的知青吧?”
“瞎說,新來的知青都是去縣裡集合,然後再往下分,沒有自己來的,再說了,今個是破五,哪能這時候就來知青。”
帶著宋曉瑛先回了宿舍,把東西放下,和大家介紹了一下,隨後又把姐姐領進了廚房。
“你們平時就在這裡做飯?”
廚房裡烏漆麻黑的,灶台也是破破爛爛。
“嗯!”
宋曉瑛巡視了一圈,看到灶台上放著一個柳條籃子,掀開蓋在上麵的布,露出了一大碗已經凝住了肉。
“你們……平時也能吃到肉?”
如今海城每個月成年人才有八兩肉的定量,這一大碗……
“平時哪有,村裡臘月二十一那天分紅,每個人才四兩肉,這是……他給送過來的。”
宋曉雨說到最後,還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看到妹妹的反應,宋曉瑛哪還猜不到妹妹口中的“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