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這是天亮,這是小蓉,這是……小雪!”
他們兄弟姐妹都隨了母親張翠娟的長相。
“好,好,難為你們還來看看姥姥!”
姥姥抹著眼淚,當年張翠娟去世的時候,人人都攔著不讓她去,畢竟哪有當娘的,去給女兒奔喪。
可老太太愣是誰都攔不住,到了靈前哭得幾次暈厥,這些李天明都還記得。
“彆在外麵說了,走,都進屋,都進屋!”
說著,拉住了李天明的胳膊就往屋裡走。
進了屋,李天明讓天亮他們把大包小包的年禮放下,姥爺和兩個舅舅家都是兩瓶酒,一包點心,一隻臘鴨,兩個豬蹄,姥爺多了10斤豬肉。
“這是乾啥,你們能想著過來看看就行,咋還拿東西呢!”
姥姥說著,又開始抹眼淚。
“姥姥,多少都是我們兄妹幾個的一點心意,您彆嫌棄!”
“不嫌棄,不嫌棄,唉……你也不大,這麼多東西……”
雖然好幾年沒聯係了,但姥姥一直記掛著這幾個外孫子和外孫女。
隻是和永河縣隔得太遠,打定消息都費勁。
“行了,孩子都帶來了,就收著吧,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們兩家的東西,都拿自己屋裡去!”
金佳玲和田麗娥聞言,趕緊上前把自家那份拎走了,這些可都是好東西啊!
尋常想買都買不到。
等兩個舅媽出去了,姥姥還在小聲嘀咕。
“眼皮子淺的玩意兒,見了好處就走不動道!”
李天明隻當沒聽見。
上輩子來往多年,對這兩位舅媽,他也是知之甚深。
除了愛占小便宜,也沒啥大毛病。
“天明,你這是……發財了啊!”
說話的是大舅家的表哥張孟斌,比李天明大了兩歲,李天明小時候來姥姥家,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兒。
此外,大舅家還有兩個表姐,張孟華和張孟君。
二舅家同樣是兩女一男,張孟媛、張孟娜,還有張孟偉,其中張孟偉和李天明同歲,隻比他大了半個月。
“發啥財啊,就是在生產隊勞動,今年年成好,村裡分的東西也多!”
“那你這……”
張孟斌指著櫃子上的東西,除了給姥姥姥爺的,還有給三個姨的年禮。
這麼多東西要不少錢呢,張孟斌顯然不信李天明說的話。
“問這個乾啥,小斌,去你大姑、三姑、老姑家打個招呼,就說天明他們來了,讓她們都過來見見麵!”
張翠娟姊妹四個,隻有她嫁到了外縣,剩下的三個都是本村的婆家。
張孟斌答應一聲出去了。
時候不長,大姨張翠芬先到了,進門就拉住了李天明的胳膊,看著和二妹十分相像的眉眼,也不禁紅了眼眶。
“大過年的,都哭啥?天明他們能來,是高興的事,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趕緊張羅飯。”
姥爺下了命令,兩個舅媽應了一聲,就出去忙活了。
緊接著,三姨張翠萍和老姨張翠茹也到了,見著李天明兄妹四個,又哭了一場。
“行了,行了,都彆哭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家出啥事了呢,這是高興的事,笑,都得笑!”
姥爺說完,自己倒是歎息了一聲,顯然也想到了早逝的二女兒。
兩個兒子,四個女兒當中,唯獨二女兒張翠娟性子最像他,有股子闖蕩勁兒。
沒出閣的時候,就在村裡做大隊會計,還是民兵營的排長。
誰知道最喜歡的女兒早早的去了,留下五個孩子,女婿又是個混賬玩意兒,娶了後老婆就不管自己的親生兒女。
這些年,雖然兩家沒來往,可他也時常找人打聽幾個孩子的情況。
知道孩子們過得艱難,可他們也是一大家子人,這麼多張嘴要養,就算是有心想幫襯,也沒有那個力。
“大翠兒咋沒來?”
“大姐年前剛生了孩子,孩子太小,這麼冷的天,怕把孩子給凍著,就沒過來,讓我代她給姥姥姥爺,還有大家夥拜年呢!”
得知李翠都兩個孩子了,眾人又是一陣唏噓。
“天明,我記得你過了年也19了,咋樣?結婚沒有!”
聽到大舅問起,不等李天明開口,小五便搶著回答。
“我大哥有媳婦兒了,年後家裡蓋了房子就結婚!”
蓋房?
眾人沒在意結婚的事,畢竟李天明的歲數都這麼大了,也該到了結婚的年紀。
他們更在意的是……
李天明要蓋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