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有感於梁蕭此舉,似有所悟,歎道:“以戰前許諾的最高規格撫恤英烈家屬,他們的戰功也必須論功行賞,有英烈本該升官的話,子嗣可以繼承官位,領取俸祿!”
眾將紛紛拜謝。
“武君,我軍大獲全勝,正該鼓舞人心,為何一定要彙報戰損呢……”秦牧身邊的北疆軍營眾將不解,看向梁蕭。
梁蕭不假思索道:“如實彙報戰損,是讓軍民知道戰爭的殘酷,讓他們在參軍時有心理準備,避免等到臨陣時怯陣脫逃。此外,銘記英烈,厚待英烈家屬,也是給所有軍人一個交代,讓他們在戰時沒有後顧之憂。”
“武君高義!”眾將無不拜服。
此戰驚心動魄,最大的功臣卻沒有忘記英烈,無形中也增強了北疆將士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秦牧更是感動萬分,趁著梁蕭休息的工夫,和孫子秦勳秘密討論。
“如果,唔……如果爺爺給雨薇或者柔兒跪下來,她們能同意嫁給梁蕭麼……”
秦勳驚詫抬頭,看著一臉認真的秦牧,苦笑道:“爺爺,這是何苦呢,他既然與表妹訂了婚約,您也確實不能委屈內外三個孫女……大不了,我盯著他的下一代好了……”
“什麼?難道你想休了妻子做他女婿?這怎麼行!”秦牧失聲道。
秦勳險些一頭栽倒,哭笑不得。
“怎麼可能!當然是我們的子女以後可以跟他聯姻,親上加親。”
秦牧悻悻地白了孫子一眼,話雖如此,仍是大感遺憾。
他當然知道自己是有點兒勢利,但正如秦勳所言,秦家早已麵臨潛在危機,隻是因為他這個老將軍在,加上兒子秦越聯姻歐陽家,才能維持表麵風光。
自己都已經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自當為子孫後代福祉考慮。
更何況,他早就相信孫女嫁給梁蕭其實是高攀,而非下嫁。
現在他隻是後悔,當年沒能聽從那位赤血女俠的建議,勸阻武帝削奪梁蕭爵位,隻為明哲保身,否則今天真有機會……
“眼下還是應該以國事為主,回去之後必須和梁蕭、靖先生緊急討論後續對右賢王的作戰,痛打落水狗!”秦牧歎了口氣,恢複精神。
路上,秦牧又親自將北疆軍營最精銳的一群騎兵劃入梁蕭麾下,補足七千人。
其餘騎兵今後也會接受梁蕭訓練和調遣,隻不過這七千白袍騎兵必須是絕對的精銳。
梁蕭凱旋的消息很快傳到秦雨薇駐紮的軍營,全軍將士莫不振奮,人人高頌“武君神威”!
這個軍營位於襄賁縣以北,襄賁坐落於蘭陵與郯城之間,因為匈奴對郯城威脅大不如前,如今也成了第二個大本營,方便梁蕭與秦牧彙合討論。
車騎將軍秦牧,鎮東將軍梁蕭,鎮西將軍秦勳,北疆已經彙聚了三名重號將軍,相比從前,意義非凡。
襄賁軍民得知捷報,無不驚為天人!
“武君真乃天神下凡!!”
匈奴騎兵肆虐,東海郡受害最為嚴重。
毫無疑問,梁蕭此戰正麵擊退右賢王主力,徹底改善了東海郡軍民談匈奴色變的情況,更是意義非凡!
當天下午,秦牧就派出了加急飛馬,通報江北各地,趕赴京城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