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展望曙光 謀定後動_穿越到民國成為何大清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穿越到民國成為何大清 > 第125章:展望曙光 謀定後動

第125章:展望曙光 謀定後動(1 / 1)

第125章:展望曙光&bp;謀定後動

何大清從分店視察歸來,疲憊地癱坐在書房的椅子上。窗外,山城重慶的街巷依舊彌漫著戰時的緊張氣息,遠處偶爾傳來的防空警報聲,仿佛在提醒著人們戰爭仍未結束。他揉了揉太陽穴,腦海中不斷盤旋著佳興公司如今的艱難處境。

佳興公司在運輸難題的困擾下,雖在各方努力下勉強維持著盈利,但利潤微薄,猶如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員工們雖士氣未減,可何大清清楚,長此以往,公司必將難以為繼。他望向牆上懸掛的地圖,目光在各個城市間遊走,心中滿是憂慮與不甘。

“這該死的戰爭,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何大清喃喃自語。他深知,戰爭一日不停,佳興公司麵臨的困境就一日無法得到根本解決。於是,他開始在心中默默謀劃,期待著那勝利曙光的到來,等待著能讓公司重煥生機的時機。

在書房昏黃的燈光下,何大清陷入了沉思。他設想,一旦小鬼子投降,那將是一個全新的商業契機。屆時,市場必將迎來複蘇,百廢待興,各類產業的價格定會處於低位。他決定大肆收購各種產業,無論是製造業、商業還是服務業,隻要有潛力,都將納入他的視野。他計劃持有這些產業兩三年,精心運營,待市場繁榮,產業增值,再看情況逐步出手套現。

何大清深知香港作為國際商埠,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穩定的金融環境、發達的貿易網絡以及相對寬鬆的商業政策,都讓它成為商業發展的理想之地。所以,他打算等時機成熟,便將公司遷往香港發展。佳興紡織廠、佳興茶葉加工廠、佳興火柴廠、佳興麵粉廠等工廠的設備,他都將一並搬遷過去。這些工廠是佳興公司的根基,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隻要設備在,技術在,就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至於在內地的房產、廠房、店鋪、地皮等不動產,何大清打算全部出售套取現金。這些資產在戰時的價值或許有限,但在戰後的市場複蘇期,定會吸引不少買家。將它們變現,不僅能為何大清的香港之行籌集大量資金,還能避免因局勢變化帶來的潛在風險。

“幸好之前在彙豐和花旗各開了一個賬戶……”何大清暗自慶幸。這兩個國際知名銀行的賬戶,將成為他資金的安全存放處,也為日後在香港開展業務提供了便利。在香港,這兩家銀行的信譽和廣泛的業務網絡,能讓他的資金流轉更加順暢,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何大清也清楚,現在想這些確實還有些遙遠。從當下的艱難維持,到戰爭結束後的布局實施,中間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首先,要確保佳興公司在戰爭結束前不倒下,穩定住現有的業務,保證資金鏈不斷裂。這需要他繼續優化公司的運營策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運輸難題依舊是重中之重。市場部與當地勢力的合作談判進展緩慢,部分勢力提出的條件過於苛刻,甚至暗藏陷阱。何大清不得不親自參與到後續的談判中,憑借他豐富的商業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與對方周旋。他深知,與這些勢力合作,必須謹慎再謹慎,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公司陷入更深的困境。

運輸部和技術部在車輛改造和新路線探索上取得了一些進展。經過改造的車輛,在崎嶇路況下的通行能力有所提升,但仍無法完全適應複雜的環境。新路線的開辟也麵臨諸多挑戰,一些看似可行的路線,實則隱藏著新的風險,比如道路周邊土匪盤踞,或者當地村民對商業運輸的抵觸。何大清鼓勵他們繼續努力,不斷嘗試,同時調配更多資源支持他們的工作。

在公司內部管理方麵,何大清也在積極調整。他加強了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危機意識,讓大家明白公司目前的處境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他還定期組織員工大會,分享公司的最新情況,傾聽員工的意見和建議,營造一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工作氛圍。

夜晚,山城的燈火在戰火的陰影下顯得有些稀疏。何大清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象,心中既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當下困境的憂慮。他知道,通往勝利和繁榮的道路充滿荊棘,但隻要心中有信念,有計劃,就一定能帶領佳興公司走出困境,迎接新的輝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將繼續在這亂世中小心翼翼地謀劃,耐心地等待時機,為公司的未來奮力一搏。



最新小说: 開局被驗身,娘娘請住手! 前方修羅場預警[快穿] 穿成假太監:後宮太亂,皇帝跪求我平亂 [排球]川流止息之處 轉職八臂惡哪吒,校花嘲諷小屁孩 重生東京,開局綁定好感係統 穿侯府短命長嫂,她帶飛反派全家 NBA:我三分球百分百命中 人在亮劍,我的麾下猛將如雲 一世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