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海恩斯的對話也驗證了林燃的猜想,對方的注意力全部在牛頓引力攝動修正公式上了,壓根沒關注他穿搭上的異常。
不就是穿了件有點像宇航服的概念服飾嗎?有什麼大不了。
而作為前航天專業的優秀畢業生,迫於生存壓力而轉行,又有什麼比能夠親手參與到60年代的航天競賽中更能讓自己熱血沸騰的事情呢?
正好這也是個不錯的切入點,隔日不如撞日。
種種考慮之下,林燃選擇了在電話亭的玻璃上補完牛頓引力攝動修正公式,給這個時代一點小小的未來震撼。
在海恩斯精心挑選的餐廳包間裡,林燃主動說道:“倫道夫·林。”
林燃沒有再說什麼,現在情況還不明朗,林燃沒有想好到底要給自己編造一個什麼樣的身份。
坐在對麵的海恩斯不關心眼前這位華國人的來曆,他隻在乎對方到底是怎麼算的牛頓引力攝動修正公式。
“倫道夫,你知道我剛才在玻璃上寫的是什麼吧?”
林燃背靠在棕色的皮質沙發上,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衛星在經過赤道上空的時候,地球的多餘質量產生的引力會比極地更大。這點額外的引力會導致衛星的軌道晃動,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衛星的壽命將非常有限。”
果然,對方不但一眼就看出了他寫的是牛頓引力攝動修正公式,甚至還知道這公式是乾嘛用的。
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於把公式的四、五項如此信手拈來的補充完整,在他的認知裡,壓根就沒人能做到。
所以他在看到公式的時候,細想之後才會一副見鬼的表情。
覺得見鬼倒也沒錯,某種意義上來說,林燃確實是曆史的幽靈。
“當然,現在無論是你們還是蘇俄那邊,大家追求的都還隻是功能的實現,而非精細控製。
所以雖說是會影響壽命,但赤道隆起,也就是第二項導致的軌道近地點每圈偏離預定軌道3度,哪怕壽命有限,也能在天上呆個十來年。這壓根不致命。”
海恩斯聽到軌道3度的時候,腦海中有閃電擊中大腦的錯覺,他的頸動脈突突跳動,眼前的華裔精確複現了休斯敦實驗室用了237小時才計算出來的角度偏離。
現在麥卡錫的影響已經逐漸消散,確實有極少數華裔工程師重新回到了ASA的工作崗位。
但就他了解,全美沒有任何一個天文觀測站有華人在裡麵工作。
其次阿美莉卡第一顆人造衛星探險者一號,兩年前才發射,去年他們才精確計算出地球非球形攝動給它帶來的影響。
有數據才計算出影響,然後根據數據倒推的牛頓引力攝動修正公式中的J2項。
也就是第二項。
眼前這家夥,隨口就說出了,他們過去兩年積累的成果。
“你到底是誰?”海恩斯憋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