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三戰三捷,而且分彆是用掌法、劍法、刀法,乾脆利落的擊敗三人。
這樣一來,王處一這一脈的四代弟子中,年紀與他相仿的都自認不是敵手。
年紀高於他的,又覺得贏了不露臉,輸了更丟臉,遲遲沒有人再要上台比試。
趙誌敬雖然知道木秀於林的道理,但這半年來徒弟們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不比任何人少。
尤其是楊過,下定決心將來要做個好師父後,每日裡都是跟在趙誌敬身邊。
他想要像師父一樣博學,對什麼都是信手拈來遊刃有餘。
師父教導師兄們的時候,楊過就在一旁看著,仔細琢磨換成自己要如何應對。
所以在各種常見兵刃上都有接觸,偶有想不通的關竅,趙誌敬隨口指點一句,憑著過人的資質很快就能領悟透徹。
這也是師兄們都同意推他出來,作為師門代表的原因。
趙誌敬教徒弟半年時間,多少也有了既當爹又當媽的心情,這時看見孩子出息爭氣,自然是欣慰。
“還是做個不掃興的父母吧。”
當然,之所以會有這種底氣,也是因為此時的趙誌敬對自己實力有信心。
半年的時間,內功增長足抵得上以往十幾年的勤修苦練。
這全真教的玄門正宗內功,除了修習進境較慢以外,幾乎沒有彆的缺點。
而趙誌敬恰好能無視這最大的桎梏,此時一身玄門正宗內力磅礴深厚,雖然暫時還無法與天下五絕與金輪法王那種高手相提並論,但在三代弟子中,可以說是一騎絕塵。
抱歉,你們連我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其他不需要像內功這樣,必須日積月累的功夫,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就像指導楊過,通過詩詞意境領悟全真劍法真意,從而邁向隨心所欲的境地,十倍返還後,趙誌敬直接將全真劍法升級,演變出了一氣化三清。
與此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隻是其他弟子悟性都趕不上楊過,所以進境沒有如此誇張,但總的來說也是百花齊放,收獲匪淺。
至於托管的耶律齊那邊,七十二路空明拳此時已經補全到五十七式。
趙誌敬盤算著,此時全真七子中武功最低的孫不二,已經不是自己對手。
郝大通高出孫不二有限,劉處玄比這二人高出一個水平。
前三名則分彆是丘處機、馬鈺、王處一。
因為沒有實戰,不太好確定自己的境界,但總的來看,坐三望二該是沒什麼懸念。
有一說一,徒弟多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
見到遲遲無人再要登台比試,崔誌方與一眾師弟便也就來到趙誌敬近前,拱手祝賀。
“趙師兄教徒有方,師弟佩服!”
“趙師兄名師出高徒,師弟佩服!”
在師弟們的讚揚聲中,四代弟子的小較到此結束。
王處一這一脈中,就以趙誌敬門下弟子楊過為代表,參加除夕前三日舉行的大較。
而知道楊過成為出戰人選的其他弟子代表,有相當一部分人如履薄冰,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到對麵。
誰都可以贏,但是楊過不行。
就這樣,在年關將近的十餘天內,重陽宮中各處都可見到日夜勤練不惜的弟子,幾乎把過年的氣氛都衝淡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