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和二妮一路打聽,順著蜿蜒的道路,終於來到了這頗具傳奇色彩的馬市街。
這條街承載著歲月的厚重,據說早在清同治年間,此地南麵就是騾、馬、驢交易以及停放馬車、驢車的熱鬨市場,曾經的繁華似乎還殘留在這街頭巷尾的每一處角落。
儘管如今牲口市場停止了公開交易,但是隻要用心探尋,依舊能在這裡發現一些與馬車交易相關的蛛絲馬跡,偶爾還會有私下交易的情況發生。
沿著街道緩緩前行,沒一會兒,兩人便找到了一處賣馬車的地方。
那是一片相對開闊的場地,地麵是夯實的土路,被來來往往的馬蹄和車輪碾壓得十分緊實,偶爾有幾處低窪的地方,積著前些日子下雨留下的小水窪,倒映著天空和周圍的景象。
場地四周,稀稀拉拉地立著一些歪歪斜斜的木柵欄,有的地方柵欄已經破損了,露出參差不齊的斷口,卻也增添了幾分質樸而隨意的感覺。
柵欄上拴著不少韁繩,那些韁繩連著一匹匹或站或臥的馬,它們毛色各異,神態也不儘相同。有的馬兒正悠閒地嚼著乾草,草料就放置在一旁簡易的木槽裡,那木槽看著也是有些年頭了,表麵粗糙,卻被磨得十分光滑,經曆了無數次馬兒的啃食與磨蹭。
場地中間,錯落有致地擺放著一輛輛馬車。
這些馬車款式多樣,有的車廂是用厚實的木板拚接而成,邊角處被打磨得圓潤,看得出製作時的用心,車廂兩側還掛著一些小小的銅鈴鐺,微風拂過,偶爾會發出清脆的聲響;有的馬車造型則更為古樸,車身上有著簡單的雕刻花紋,雖然曆經歲月,卻依舊能看出往昔的精致。
林宇趕著驢車,慢悠悠地進入了這個市場,就像是在欣賞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一般,走馬觀花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二妮坐在車上,眼睛睜得大大的,一臉好奇,她看著周圍那麼多賣馬的攤位,實在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扯了扯林宇的衣角,問道“小宇哥,這麼多賣馬的,你怎麼不下去問一問?”
林宇嗬嗬一笑,臉上帶著從容的神色,說道“不著急,咱們得先看看,轉悠一圈之後,再說。買馬車那可得花不少錢,咱得仔細著點呀。一個是價格咱得摸清楚,不能讓人家忽悠了,另一方麵,馬得挑好了,這馬要是沒挑好,往後用著可就麻煩了。”
二妮聽了,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又問道“你還會挑馬?”
林宇頓時笑了。
說起挑馬,他也隻是略知一二,不過要挑一匹好馬,應該不是問題。
林宇一邊趕著驢車,一邊耐心地給二妮介紹起來“這挑馬,門道可不少。首先得看看馬的精神頭,你瞧那邊那匹馬,站在那兒精神抖擻的,耳朵豎著,眼睛明亮有神,時不時還甩甩尾巴,這樣的馬一般就挺健康的。要是馬耷拉著腦袋,眼睛沒什麼光彩,那可能就不太對勁了。”
說著,林宇又指了指一匹馬接著說道“再就是看馬的毛色,毛色光亮順滑的,說明這匹馬平時被照顧得好,身體狀況大概率也不錯。你看那匹棗紅色的馬,它那毛在太陽底下都泛著光呢,摸著也順滑,這就是好馬的一個表現。要是毛色黯淡無光,還亂糟糟的,那可得多留意留意。”
“再有,看看馬的牙齒也很重要。馬的牙齒能反映出它的年齡和健康程度。一般來說,年輕健康的馬,牙齒整齊潔白,磨損程度也比較小。要是牙齒發黃、有缺口或者磨損得厲害,那這匹馬要麼年齡大了,要麼就是身體可能有啥毛病了。”
林宇一邊說著,一邊趕著驢車繼續在市場裡轉悠著,二妮則聽得一臉認真,看著林宇的眼神裡有光。
在馬市街的市場裡轉了整整一圈後,林宇心裡也漸漸對整個馬市有了一個初步的判斷。
就拿馬車來說,這些擺放在各處的馬車,款式上基本都大同小異。
大多是那種傳統的造型,車廂的構造都是用厚實的木板打造,為的是能承載更多的貨物,保證足夠的結實耐用。車轅的長短和粗細也都相差無幾,看得出是遵循著長久以來的製作工藝和習慣。
而且,這些賣家要的價格也都大差不差,雖說會有一些細微的差彆,但總體都在一個大致的區間內浮動著。
林宇心裡明白,想要以更便宜的價格拿下一輛馬車,那還真就得看自己講價的本事了,得和賣家你來我往地周旋一番,才能爭取到最大的實惠。
不過,這買馬車,最關鍵的還得是馬。
一匹好馬那可是整個馬車的&nbp;“靈魂”&nbp;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