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出了大門斟酌了一下,向右走去。
小區的主大門是朝東的,向右走是下了高速車來的方向。
朝著這個方向走一段,再向右一拐,沿著小區高高的院牆再走一段,就進山了。
古蘭是這樣想的,先順著陽光走過去,這時候陽光還隻是照在山尖上。
等太陽升高了,從山尖上滑下來了,她再逆著陽光走回來,東邊的山頭還擋著光線。能少挨不少曬。
古蘭就這樣信馬由韁的漫步似的往前走。
小區的院牆外,是一條五顏六色的鵝軟石鋪成的小道,走在上麵稍有硌腳,但很舒服。
小道一邊緊貼著院牆外的窄窄的小水渠,一邊緊靠著又寬又深的防洪溝。
渠和溝都是用華麗的大理石鑲嵌的,非常的平整又天然,看上去賞心悅目。
渠和溝裡都流著水。渠裡的溪流淙淙,溝裡的澎湃洶湧卻又非常的和諧,聽起來清新悅耳。
古蘭覺得自己就是在有聲有色的畫中遊一般,興趣盎然。
但是,再好的景色走起來也是需要體力的。
古蘭是個久病初愈的身子,體力是難以持久的。
她原本是要沿著小道一直走進山裡去的,哪知道剛剛走過小區院牆的拐角,就已經氣喘籲籲了。
她自己覺得今天是走不進山裡去了,是返回呢?還是沿著院牆轉過去呢?
順著院牆往北一瞭,這一條算是小區的後牆的中間,好像是有著一個門的。
那個門的兩邊也有著一些人,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
古蘭的好奇心又上來了。
反正是要回去的,左右不離這條院牆就是,便又向前走去。
到了近前一看,那裡果然有一個門。
門的兩旁竟是一個類似於城市裡的早市一般的小市場。
這小市場上有賣吃喝的,有賣瓜果梨棗土特產的,還有賣手工製作的小工藝品的。
那賣小吃的,除了賣當地的古蘭叫不上名字來的麵啊、粉啊、粑啦什麼的,竟還有豆漿、油條、火燒、蒸包的,讓古蘭大開眼界。
本來沒覺著怎麼滴的古蘭,看見這些熟悉的東西,忽然就覺得餓了。
她在這巴掌大的小市場上轉了一圈之後,選了一個乾淨整潔的豆漿油條攤子,要了一碗豆漿、兩根油條,坐在小餐桌旁,開心的吃了起來。
兩根油條吃了一根,一碗豆漿品了半碗之後,古蘭覺得這味道與老家的還是有差距的。
她感覺應該是油的問題。就問了一下,老板娘不好意思的說:“這裡沒有花生油的。”
這回答很奇妙,也很有意思。古蘭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那就是菜籽油的啦?”
老板娘沒有正麵回答:“你吃著怎麼樣?”
古蘭也故意說道:“我吃著比花生油的還好。”
老板娘嫣然一笑:“首長很給麵子喲。”
又是一個首長,把古蘭叫樂了。
不容再想,古蘭很快就吃完了剩下的豆漿油條。她怕吃不下去,丟了首長的麵子。
“首長吃好了?”一個好聽的聲音問道。
古蘭以為是老板娘和她客氣,剛要說聲謝謝,卻看見老板娘正在招呼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