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稱呼按時下來說很流行也很時髦的,不過聽起來也有點怪怪的。
市長就說,”你這個姓挺特彆的。叫你老古呢,容易串輩,讓人聽著像叫你老姑。叫你古老呢,又容易串代,聽著你好像是古時候的意思。嗬嗬。”
“是啊,我也覺得好像我要占彆人便宜似的。誰知道老祖宗怎麼選的,那麼多字,偏偏選了這一個古字,真是古怪啊。”古蘭半真半假的接著市長的話。
老軍人倒是覺得:“還是稱呼古老的好,厚重、有底蘊。”這稱呼就這樣定下來了,反倒是獨一無二的有趣。
接著又上了一道菜。
“這道菜叫做猛龍過江,是獻給市民市長的。”李村前特意把市民市長發音發的很重的介紹道。
古蘭看了就是一道‘蛇羹’。
市長連稱“謝謝。”大家就開始品嘗。
又上來一道菜,李村前介紹說:“這一道菜做的是老驥伏櫪,是獻給老英雄的,看看怎麼樣。”
“好得很,好得很。隻是老夫不配喲。”老軍人也開心的客氣了起來。
“怎麼不配,反擊戰的時候你就是神炮團的神團長,名揚天下啊。”市長不失時機的稱讚老軍人。
“神炮團是真的,這個有授的錦旗為證。神團長是假的。”老軍人自我否定。
又看著古蘭說:“古老莫認真,本人姓沈,又當著個團長,沈團長沈團長的就叫成神團長了。嗬嗬,和你一樣,不由己啊。”沈團長開著自己的玩笑,不無得意。
古蘭這才知道他是姓沈的。
“還有人叫他老神仙呢。”李村前又添上一句。
“嗬嗬。那就是斷章取義了。”老軍人搖了搖頭。
古蘭更覺得有趣了,看著李村前要聽下文。
“你知道他名字叫什麼嗎?沈先鋒。”
李村前向古蘭進一步介紹:“恰巧我們這山的最高峰就叫神仙峰,傳說神仙峰上住著一位老神仙。他來了以後,大家知道了他傳奇般的故事,都說他是那老神仙下凡呐。”
“不敢當啊,凡夫俗子怎敢冒神仙之名。”老軍人一手端著酒杯,一手不停地撫著沒有胡須的下巴。
古蘭看了他那怡然自得的姿態,頗有點老神仙的滋味。就借花獻佛道:“小女子這廂敬老神仙一杯。”
老神仙忙舉杯道:“使不得使不得,古老,互敬了。”竟然一口乾了一杯,眼裡冒著喜氣,倒是快樂似神仙了。
放下酒杯,老神仙反客為主的讓道:“來來來,大家來嘗嘗我這老驥伏櫪。”
這個一語雙關,把大家都讓笑了。
古蘭嘗了一口那老驥伏櫪,卻吃不準那是什麼做的。就歪頭看著市長。
李村前看出來了,就向市長介紹給古蘭聽:“其實這道菜很簡單,就是野兔燉栗子。”
“有一次我到北方去,朋友請我到山上吃栗子燉雞。說是那雞是越老的越好,我就隨便來了一句,這就是個老驥伏櫪呀。”
“誰知人家店家聽了,當真改了菜名。”
“回來後,我也覺得雖然是逗樂的一句話,可是老驥伏櫪的名堂還是很有韻味的。”
“但是我又覺得那山雞的雞和老驥伏櫪的驥在形象上差得太遠,就借用了‘赤兔馬’的神韻,用野兔代替了山雞,開發了這道菜。”
“大家覺得怎麼樣?”
“形神兼備,韻味無窮,名副其實,神來之筆啊。”古蘭由衷的誇讚道。
“你小子腦子就是好使。”老神仙也覺得好,夠味。
市長不用說,自然附和著:“沾老英雄的光了,我提議敬開發商一杯。”
這也是個一語雙關,大家就都乾了。
隨後又接連上了兩道大菜。
一道是‘仙人指路。’
李村前介紹道:“盤子裡象征仙人指的那一根筍,是我們山上特有的藥筍,那肉是昨天從北方給我帶過來的鹿肉。也是巧了,湊齊了這道菜。”
“俗話說;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也是大家的口福啊,都是大補的,請品嘗。”
大家就乾了一杯酒,吃了點仙人指路,彆有味道。
還有道菜是‘快馬加鞭’。李村前隻是報了菜名,沒有過多的介紹。
古蘭卻是看得出來,也聽說過,那是天麻燉的牛鞭。
自然也是大補的,古蘭看了看沒有用,彆人也沒有讓。
六道大菜上齊,加上一道道上了撤下、上了撤下的小菜,雖不奢華,卻也夠豐盛的了。
大家聊得率性、吃的高興、喝的儘興,儘歡而散。
回去的路上,市長告訴古蘭:“老神仙反擊戰立了大功,戰役結束後沒有走,一直在這裡鎮守邊關。在這個城市裡任分區司令將近二十年,是真正的頂梁柱、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