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湘南衛視一個億的報價,雖然讓京城衛視和浙省衛視略微有些吃驚,但是他們也沒有慫。
正好這還讓他們意識到,這場《華夏好聲音》的綜藝爭奪戰沒有什麼試探,大家一上來就是亮刺刀。
京城衛視直接在湘南衛視一個億的基礎上加碼,報價一億兩千萬。
看著京城衛視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東方衛視和蘇省衛視率先退出競爭。
一億兩千萬他們也不是拿不出來,但是他們用這麼多的資金去購買一個綜藝節目,感覺價格實在有些高了。
如果成功了還好,但如果失敗了的話,兩家電視台的領導層是要吃挨批的。
仔細斟酌之後,他們覺得風險有些高。
更何況他們手裡也不是沒有牌打,所有也沒必要去冒險。
雖然現在各大衛視都已經市場化了,但是領導層也還是有編製和級彆的,在有退路的情況下,他們的心態更多的還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湘南衛視麵對京城衛視1.2億的報價,也宣布放棄。
他們倒不是像東方衛視和蘇省衛視兩家電視台那樣的心態,1.2億的資金他們更拿得出來。
湘南衛視放棄是因為他們更有底氣。
固然他們也很看好《華夏好聲音》,覺得這款綜藝收視率應該不錯,但是他們覺得一個億的報價已經夠有誠意了。
他們是有錢,但也不會去做冤大頭。
而且看京城衛視爭鋒相對的樣子,繼續報價的話說不定還會陷入焦灼的競價漩渦之中,這顯然不符合他們的風格。
湘南衛視作為第一地方衛視,他們更多時候還是強勢的一方,以前購買電視劇他們也舍得砸錢,但不會無休止的砸錢。
就像當初的《甄嬛傳》一樣,在給出自己的最高報價之後,如果還不能拿下,那他們也會放棄。
現在的《華夏好聲音》也是如此,一個億的價格也是他們的最高報價,既然無法拿下,那他們同樣選擇放棄。
更何況在綜藝方麵湘南衛視更不怕競爭,拿下了《華夏好聲音》對他們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沒拿下也沒有多少影響。
京城衛視見湘省衛視也退出了,心裡也不由鬆了口氣,他們還真擔心湘省衛視會和他們死磕,拚財力他們還真拚不贏對方。
他們對於《華夏好聲音》的底線就是1.2億,哪怕湘省衛視多報一百萬,那他們也不得不放棄。
一億兩千萬去購買一檔綜藝節目,電視台的領導層已經算是非常有魄力了,這幾乎是他們電視台的絕大部分可用資金。
隨著三家電視台先後退出競爭,現在競爭對手就隻剩下浙省衛視一家。
不過浙省衛視在聽到京城衛視的報價之後,卻一直表現地很安靜,隨後一個多星期都沒有在保持沉默。
剛開始嘉禾也以為浙省衛視麵對一億兩千萬的報價望而卻步了,對此還感到些許遺憾。
畢竟如果浙省衛視和京城衛視硬剛的話,那嘉禾可能還能夠多掙幾千萬。
不過1.2億的價格,同樣也讓嘉禾的管理層非常驚喜。
這可是嘉禾第一次製作綜藝,沒想到就大賺特賺。
這次集團雖然給嘉禾製作批了一個億的預算,但是他們連一半都沒用到。
除去兩千四百萬四位導師的片酬,剩下的花費主要有兩塊,一個就是場地的布置以及人工的花費。
人工的花費不會很多,整季節目加起來也不會超過五百萬。
反而場地的布置需要花費的比較多,其他的還好一些,主要就是那四張導師坐的能夠旋轉的凳子。
這需要訂做,一張凳子就需要一兩百萬,四張就要七八百萬。
然後舞台的燈光、音響等等,因為嘉禾是第一次搞,所以全部都需要購買然後搭建舞台。
這舞台不僅要搞還要搞好,這可不是隻用一次的,今後可能還需要多次使用。
因此舞台的搭建也花費了不少,總共加起來有將近一千萬。
這也是嘉禾財大氣粗,一個不大的舞台就砸進去一千萬,如果不是場地太小,這個舞台用來開演唱會也綽綽有餘。
也幸虧場地不用花錢,不然還要交一筆不菲的場地租賃費用。
因為這個舞台不是一次性的,所以舞台當然最好搭建在自己的地盤上。
嘉禾製作的李偉本想在新浪大廈找個足夠大的地方來搭建舞台的,但是想到今後新浪集團的發展規劃,到時候整棟大廈可能都不夠人家用。
嘉禾集團和周山今後都可能要搬遷來給新浪集團騰地方,所以李偉的這個提議被劉周給否了。
最後舞台的搭建地點放在了杭城,還正在建造的嘉禾影視城裡。
現在嘉禾影視城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華夏的基建永遠不會讓人失望的,目前不僅做好了三通一平,而且已經建好了幾個攝影棚。
《華夏好聲音》的舞台就放在建好的其中一個小攝影棚裡。
按照預算,製作《華夏好聲音》第一季前前後後總共需要花費四千五百萬,然後再留出五百萬的備用金,以防有什麼意外。
所以京城衛視開價1.2億打包《華夏好聲音》第一季,嘉禾集團已經非常滿意了。
這可不僅是大賺七千萬這麼簡單,同時還有節目冠名以及其他的一些讚助商,也同樣是一筆大錢。
保守估計,嘉禾能夠從中賺到最少一個億的利潤。
嘉禾上下誰也沒想到製作的第一檔綜藝就這麼掙錢,包括劉周也是如此。
雖然他對於《華夏好聲音》有信心,但是嘉禾畢竟沒有在綜藝節目上證明過自己。
他覺得《華夏好聲音》第一季能夠賺個三四千萬就不錯了,第二季才是賺大錢的時候。
但沒想到各大衛視居然對嘉禾這麼有信心,看來現在嘉禾的品牌比他想象的要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