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房大爆也確實讓嘉禾成為通吃的贏家,看去年嘉禾影業交出的二十多個億盈利的答卷就能很直觀地看出來。
而且嘉禾集團不僅自己製作電影,自己宣發,就算是海外也同樣是自己發行,可以說把一部電影的大部分利潤都收入囊中。
所以說嘉禾幾乎將電影投資的暴利蛋糕切下了一大塊,而因為有劉周的存在,電影投資的風險幾乎沒有。
這也讓劉周對嘉禾集團的實力也有些認知不足,沒想到現在還僅僅是2011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已經這麼強。
不過想想也正常,或許嘉禾集團國內部分的產業可能無法支撐起這麼高的市值。
去年嘉禾集團的盈利最高,如果全部加起來的話,有將近三十億,按照十五倍市盈率來算的話,嘉禾的市值應該在四百五十億左右。
一般公司的市盈率在十倍左右,但是影視產業的市盈率一般都偏高,十五倍還算正常的,原時空有些公司市盈率能夠達到二十倍。
國內部分值四百五十億,但是不要忘了嘉禾集團在好萊塢還有一家實力不俗的電影公司頂峰娛樂。
這家公司去年的盈利折合成人民幣也有二十多個億,一點不比國內整個集團差。
再加上當前對於海外公司有額外的濾鏡,所以頂峰娛樂也貢獻四百五十個億的市值應該也沒有多大問題。
這樣加起來就有九百個億了,然後再加上投資機構的看好以及不少股民的熱烈追捧,市值多個一二十億也很正常。
嘉禾作為業內第一,市值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泡沫,因此現在嘉禾逼近千億大關也就不會那麼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原時空內地的第一家千億影視公司華藝要到14,15年股價最高的時候,這還僅僅隻是依靠國內市場。
現在嘉禾集團在國內的實力和影響力比曆史上14、15年的華藝還要強,更不要說還有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頂峰娛樂。
才剛剛2011年嘉禾就能夠逼近千億大關那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是為什麼劉周對於嘉禾集團的目標定為兩千個億的原因。
現在國內的影視市場才剛剛起步呢,最瘋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不過嘉禾集團卻也已經吃到了影視產業崛起的最大的紅利。
現在嘉禾九百多億的市值比一些老牌企業都還要高,這直接震碎了一些傳統企業家的一些觀念。
所以劉周在華夏商界的名氣非常大,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內地首富,更因為他能夠將一家影視公司做到幾百億的市值。
就算不包括互聯網行業給劉周貢獻的財富,單單嘉禾集團的股份,他也能夠躋身國內十大富豪。
甚至如果劉周吝嗇一點不給集團管理層分那麼多股份,也不給曾梨和張桐股份,那劉周照樣有可能拿下首富寶座。
如果真僅憑影視產業成為國內首富,更會顛覆某些商界企業家的三觀。
其實就算是現在嘉禾集團就已經讓人挺震撼了,如果集團詳細地公布出去去年總共盈利了近三十個億,那也會驚掉一地的下巴。
這樣的盈利水平可以說好過了百分之十九十九以上的民營企業,就算是包括那些大國企,也不會超過三十家。
而且可以調動出二十三億利潤隨意分配的企業就更少了。
“既然嘉禾影視基地今年需要二十個億,那就全部撥付下去吧,剩下三個億的資金就先不動以作備用。
如果有什麼意外情況三個億的資金不夠的話,到時候再去貸款或者我也可以先把資金借給公司。”
在收購嘉禾之後,劉周就很注重自己的錢和公司的錢的區分,到了嘉禾上市之後,就更做了完全的切割了。
但是劉周自己每年的收入也有好幾個億,除了新浪集團和企鵝集團的分紅,還有他那些每年貢獻的稿費。
除此之外還有他作為導演、編劇的報酬,以他現在的地位可不僅僅是拿固定片酬的,而是拿票房分成。
他拍的電影票房就沒有差的,就像去年的《星際穿越》,他也能分到近億的票房收入。
這些總共加起來,交完稅,到他個人賬戶的資金也有三四個億。
平時他也沒有多少花銷,他作為新浪集團和嘉禾集團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他的大部分日常花銷都是可以由這兩家公司支付的。
除了拿出資金做慈善,他的錢大部分都能存下來,到現在他的個人賬戶上已經有超過十個億的資金了。
所以如果情況緊急話,他私人也能夠給他旗下的公司解燃眉之急。
“好的劉總。”
“聽你們的彙報,我覺得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大家的工作都完成地非常出色。
既然大家都已經有各自的規劃,那我也不再多指手畫腳的了,就按照你們的計劃去安排工作。
我本來想著去年我們集團的使之能夠突破千億大關,但還是差一點,希望今年能夠早一點達成這個目標。”劉周說道。
“劉總,如果我們把各個分公司詳細利潤公布出去的話,我覺得嘉禾的股價肯定會應聲而漲,衝破千億應該不會超過一個星期。”張昭笑著回道。
“算了,還是不公布吧,這樣太紮眼了,反正我們還有嘉禾影視基地這個大項目,財報上的數據不用寫那麼高。
我覺得最遲暑假《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後,應該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那是肯定的,《唐山大地震》可是備受矚目的大片,也是外界預定的十億級的影片,等電影上映肯定能夠拉升嘉禾的股價。”陳果富接話道。
《唐山大地震》本就是從立項開始就備受期待的影片,再加上去年賀歲檔《星際穿越》的大爆,作為這之後的劉周有一部大片,大家對這部電影的期待程度就更高了。
今年開年初,因為電影早早地定檔了,不少媒體都認為它的票房能夠突破十億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