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版稅分成?不行!我們那邊沒有這樣的先例!”
常青樹皺眉否決。
曹勝沒覺得意外。
之前他想把稿費從四千提到一萬的時候,常青樹也是這麼回複他的。
何況這次他的胃口更大,想要版稅分成?
固定稿酬是對自己作品銷量沒有把握的作者所喜歡的,對自己的作品銷量有信心的作者,都希望能拿分成。
而不是不管銷量有多高,自己隻能拿固定稿費。
他已經嘗過拿版稅分成的甜頭,他在內地出版的作品,拿的就是版稅分成。
比如:《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總字數隻有28萬字,卻已經讓他分到幾十萬預付稿費,要知道預付稿費是少於實際稿費的。
等最終的實際銷量出來,出版社還要補他一些差額。
相比之下,繁體版已經出版到第26集的《我欲成仙》,信昌那邊才支付他多少稿費?
之前是四千塊錢一集。
從第十集開始,才漲到一萬塊錢一集。
總共加起來都不到二十一萬。
但26集差不多有170萬字。
要不是《我欲成仙》也出版了簡體,並且簡體出版拿的也是版稅分成,那他這本書寫這麼長,賺的錢就遠遠不如隻有28萬字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因此,曹勝這次新書出版繁體,也想要拿版稅分成,並且,誌在必得。
所以,麵對常青樹的拒絕,曹勝笑了笑,“沒事!既然貴公司沒有這樣的先例,那我就問問其它出版社,也許運氣好,有出版社願意給我版稅分成呢!對吧?”
常青樹眉頭微皺,“我們那邊的出版社都是這個規矩,都沒這樣的先例!”
曹勝莞爾,“真的嗎?我不信。”
常青樹點頭,“是真的!比如古龍,以前拿的就是固定稿酬。您以前看古龍作品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他很多作品的排版都是一句話換一行?你知道為什麼會這麼排版嗎?”
沒等曹勝回答,常青樹就自問自答了,“就是因為古龍的作品是按行來算錢的,每一行字多少錢,所以,古龍先生為了多拿稿費,就經常寫一句話換一行,甚至一個語氣詞就換一行。當然,他那時候名氣大,讀者多,作品銷量出色,出版社不敢跟他計較這個,古龍這麼寫,出版社就也這麼出版。其實,不僅古龍是這樣,那時候大部分作家,都是按行,或者按字數算稿酬的。”
曹勝點點頭。
這事他有所耳聞。
但他不信所有在灣灣出版的作品,都是拿固定稿酬。
就算那邊出版的所有作品,拿的都是固定稿酬,這次他也想試試能不能找到一家敢於打破慣例,給他分成的出版社。
就像當年的王朔,打破內地的稿酬結算方式,第一個要求版稅分成。
內地的固定稿酬模式,能被打破,改成版稅分成,灣灣那邊憑什麼不行?
曹勝覺得自己現在有資格提這樣的要求。
他的底氣來源於自己的書評區。
在榕樹下連載的《我欲成仙》書評區,經常會有使用繁體字發言的灣灣書迷。
他在書評區不止一次看見有灣灣的書迷說——《我欲成仙》在灣灣很暢銷,已經連續占據銷量榜首很長時間了。
《三國演義》裡的袁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台詞: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諸位忠臣。
而曹勝覺得出版業的各種規矩,在出版社,也在銷量頂尖的作者。
如今,他的《我欲成仙》在灣灣蟬聯了很長時間的銷量冠軍,他覺得自己已經有資格和出版社談談稿酬結算方式。
不能再由出版社單方麵說了算。
常青樹見曹勝點頭,就笑道:“所以啊!兄弟!您希望新書稿酬漲多少,您說個數,我幫您跟總部申請,版稅分成的事,您就彆說了,真沒這個先例。”
曹勝輕笑一聲,卻說:“我想做這個先例。”
常青樹的笑容僵在臉上,不敢相信地看著曹勝,他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曹勝的語氣這麼平靜、笑得這麼和煦,怎麼說出來的話,這麼跩?
你想做這個先例?
你憑什麼做這個先例?
腦中閃過這個念頭的時候,他忽然記起《我欲成仙》在灣灣的銷量,然後,他說不出反駁的話了。
他忽然覺得以《我欲成仙》的銷量,曹勝這次如果一直堅持要版稅分成的話,即便信昌不答應這個條件,其它出版社恐怕真有願意答應的。
他忽然對曹勝的新書質量,沒那麼擔心了。
因為他從曹勝這句話裡感覺到曹勝對新書的信心。
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曹勝有底氣說出這麼霸氣的話?
——我想做這個先例……
有幾個作者敢對出版社說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