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墓》的銷量,曹勝從一開始就沒太擔心,因為有上一本書《我欲成仙》積累的書迷在,讓他相信《神墓》前幾集的銷量不會太差。
但對《神墓》的口碑,他心裡一直是有些擔心的。
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寫的《神墓》,並不是原時空辰東版本的《神墓》。
除了書名一樣,主角都是從神墓裡走出來的,其它並沒有多少相像的地方,他記不起辰東版本《神墓》的主線劇情,想按那本書的主線來寫,都做不到。
所以,他心裡是有些擔心自己原創的《神墓》,能否被讀者們喜歡?
直到這本書出版以後,先是灣灣那邊傳來消息,說銷量和口碑都很好,他心裡才踏實了些。
在網上連載的部分,口碑也不錯,他懸著的心才放下了大半。
但對後續劇情的口碑,他心裡仍然是擔心的。
因為高開低走的作品,他以前見過不少,自己也寫過。
有些書,一開始的創意讓讀者驚豔,寫法也沒什麼問題,前期的口碑就會很好。
但同時,驚豔的開頭也拉高了大部分讀者對這本書的期待值。
多數讀者都期待更多驚喜。
這種情況下,後續的劇情哪怕稍微平淡一點,隻要沒能繼續給讀者驚喜,整本書的口碑就會突然下降很多。
唱衰、失望的聲音,會不斷湧現。
他吃過這樣的虧。
所以,他後來寫書,一度很喜歡用略顯平庸的開頭。
讓讀者在看開頭的時候,期待值沒那麼高,然後一點點放出精彩的劇情,讓讀者一點點感覺到驚喜。
這種寫法,他用了很多年。
效果還行。
很少有中後期口碑拉胯的時候。
直到口罩事件以後,他漸漸發現自己慣用的寫法,吃不開了。
起點中文網,漸漸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變得讓他感覺很陌生。
網頁還是原來的模樣,但起點的運行規則變了,讀者群體也迭代更新了,他看見一個個老作者新書撲得鼻青臉腫,自己的新書也接連撲街。
撲到他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寫的程度。
自己寫了那麼多年,怎麼連新人新書都乾不過了?
最慘的時候,他精心準備的新書,在新書試水推薦的時候,就跪了,跪得他猝不及防。
之後兩三年,他就像中了詛咒一般,新書開一本撲一本,陷入惡性循環。
他不得不開始反思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然後,他漸漸注意到年輕人不講武德——很多新人新書,完全不管中後期能不能寫下去,把全書的精華都放在開頭來卷,從書名就開始卷,書名越起越長,恨不得把整本書的精華都放在書名中。
卷完書名,卷簡介。
卷完簡介,卷開篇的幾萬字劇情。
開篇的劇情,不是在爽,就是在去爽的路上,沒有什麼欲揚先抑的鋪墊;沒有為了塑造人物,而給主角設定任何缺點;為了爽,甚至都開始犧牲配角,乃至女主的智商。
就像一名歌手,唱任何歌,都是一開口就飆高音。
也不管中後期能不能繼續飆,反正先飆了再說,先用高音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至於以後能不能留住觀眾?他們不管,反正先把觀眾吸引過來再說。
一開始,他不願意學這種寫法。
因為這麼寫,他沒信心能穩住中後期的質量,哪有一開始就拚了命飆高音的?嗓子飆啞了,後麵怎麼唱?
但……
現實很快就教他做人。
當大家都選擇在一開始飆高音的時候,他不飆,他就很沒存在感,觀眾不會注意到他,宛如人群裡的小嘍嘍。
他不得不嘗試玩噱頭,也把書名起長一點,儘量把自己的作品內容,通過書名,傳遞給讀者。
也開始卷簡介。
卷開篇的劇情。
卷著卷著,他漸漸發現以前是彆人這麼卷他,慢慢的,變成他在用這種方式卷彆人。
那些飆不了多長時間高音,穩不住幾萬字劇情的新人新書,被他卷下去了。
那些還沒有學會在開篇飆高音的老作者,一開始就被他卷下去了。
而這種寫法,這次被他用在《神墓》這本書上。
一開始就把調門拔高。
但這麼搞,他對這本書中後期的口碑,就不免有些擔心。
沒人能一直飆高音。
讀者也受不了一直飆高音的作品。
好在他有完整的大綱,對整本書的劇情,心裡有數,感覺後續陸續出場的各種人物,應該能給讀者驚喜。
劇情上,應該也能讓讀者滿意。
畢竟,這年頭的讀者看過的網文太少了,很容易就能讓他們感到滿足。
即便如此,他對後續劇情的口碑,依然不能完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