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朱元璋早已經起床,在批閱奏折。
大太監周雲奇抱著拂塵,安靜地站在一旁。
禦案上奏折堆積如山。
啪!
朱元璋結束了一本,伸手就要再拿一本。
周雲奇急忙碎步上前,小聲提醒道:
“陛下,該用早膳了,今日還有早朝呢。”
朱元璋猶豫了一下,看看堆積如山的奏折,
“好吧!傳膳!”
放下了禦筆,朱元璋伸了伸懶腰,
腰酸背痛,
頭暈目眩,
一天才剛剛開始,身體就這樣了。
皇帝真不是人當的!
在周雲奇的攙扶下,朱元璋緩緩起身,
早膳流水般傳上來。
朱元璋拿起筷子,問道:
“董嬤嬤來了嗎?”
昨夜命令董嬤嬤行刑,後來他睡下了,沒有收到稟報。
周雲奇躬身道:“陛下,董嬤嬤在偏殿候著呢。”
“傳!”
董嬤嬤進來施禮。
“說說吧。”朱元璋夾起一筷子菜。
“陛下,跟隨三殿下的隨從十六人。除一人自刎,其餘十五人全部打殺。”
“他們說了什麼?”
“回稟陛下,大部分都是求饒,隻有太監韓永成,行刑前在笑。”
“在笑?那是嚇傻了吧。”
朱元璋不以為意。
“陛下,他笑的很得意。”
行刑現場幾十口人,她不敢有任何隱瞞。
朱元璋端著碗,愣住了。
這就有問題了!
那個太監似乎知道點什麼,要麼是肮臟事,要麼是對誰不利。
“然後呢?”
“太子妃震怒,命令當場打死,老奴遵照懿旨辦的。”
“朕知道了。”
董嬤嬤告退了。
朱元璋有些不滿,呂氏不該打死小韓子的,這種情況應該交給錦衣衛,嚴加審訊。
晨風呼嘯,猛烈地拍打著窗紗,嘩嘩作響,
朱元璋不由地感慨,沒想到一次事故,竟然引出這麼多故事。
也不知道熥兒現在怎麼樣了?
頭傷不好治啊!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他給太醫院下了秘旨,
要求另派禦醫,就診時注意檢查有無舊傷。
不知道禦醫去了沒有?
“雲奇,今天有密折嗎?”
“陛下,密折都放在禦案的匣子裡了。”
“取來!”
~
乾清宮外,
太子妃呂氏來了。
站在台階下,看了看高大的殿門,
裡麵燈火通明,隱約有人聲傳出來。
陛下應該在用早膳。
呂氏緩緩登上宮門前的小廣場,然後恭敬地跪了下去。
鄭嬤嬤等隨從跪在她的身後。
值班的侍衛急忙過來詢問原委,
呂氏朗聲道:
“臣妾未能照顧好三殿下,致使三殿下受傷,特來請罪,請陛下責罰。”
侍衛轉身去大殿通稟。
朱元璋正在喝湯,侍衛在門口大聲稟報:
“陛下,太子妃前來請罪,已經跪在宮門前。”
朱元璋吃了一驚,
“她怎麼現在來了?”
朱允熥受了重傷,今天涼國公府、開國公府定會有命婦進宮探望。
這個時候,東宮的女主人竟然出門了?
熥兒雖然傷重,但是和她無關,孩子也沒有大礙。
呂氏完全可以等下朝後來,甚至都沒必要請什麼罪。
可她選擇讓命婦等候。
這就有些失禮了。
周雲奇捧來了密折匣子。
朱元璋接過後,隨後放在一邊,
“送個棉墊出去。”
想跪,就多跪一會兒吧。
朱元璋繼續用膳。
可是心情變得糟糕,味同嚼蠟,
朱元璋推測,呂氏今天是故意的,
涼國公、開國公為首的淮西勳貴支持朱允熥,惹惱了太子妃。
朱元璋很不滿,
來的肯定是國公夫人,是大明朝尊貴無比的命婦。
呂氏的心胸太狹隘了!
朱元璋想起了馬皇後,妹子對誰都客客氣氣,
命婦進宮,她必然提前等候,冬有暖爐夏有冰,保證賓至如歸。
現在的呂氏……
朱元璋不禁歎口氣。
畢竟是兒媳婦,等標兒回來說她吧。
~
又吃了兩口,朱元璋放下了筷子,吩咐撤膳。
打開匣子,翻找了一遍,果然有禦醫去診治的密折。
打開密折,一目十行。
他很滿意,李院判醫術最好,醫德最正。
內容喜憂參半。
喜的是,朱允熥頭部的傷在好轉。
憂的是,舊傷遍布全身,判斷是樹枝類的東西所傷。
其實,朱允熥的舊傷是采藥的時候劃傷的,隻是很像荊條抽打所致。
他現在是高貴的皇族,導致一切懷疑都指向明確:
是呂氏下的黑手。
朱元璋已經肯定是呂氏。
他突然發現,昨夜至今發生的種種,讓他看到了呂氏的另一麵。
太子妃變得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