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殿。
廷議結束了。
重臣們向外走,和大本堂師生擦肩而過。
朱權和朱植在竊竊私語,
“我看到幾個侯爺、六部長官,開的竟然是廷議,看來事情很重要啊!”
“我聽說是討論西南要動刀兵。”
“也可能是賑濟災民,冬天了,還有很多沒回家鄉呢。”
“嗯,有可能!”
“……”
朱允熥沒有和他倆八卦,而是好奇地打量過去的大臣,
名字他都知道,但是和人對不上。
“失憶”了嘛。
重臣們目不斜視,匆忙而過,臉上都帶著疲倦。
隻有一個紅臉膛、灰白胡子的精神老頭,衝他笑著點點頭,笑的很慈祥,很溫暖。
看著他走過去了,朱允熥低聲問一旁的朱植,
“那個衝我笑的老頭,是哪位?”
“穿蟒袍的那位?”
“是啊,紅臉。”
“他是你舅姥爺,涼國公。”
朱允熥愣了。
沒想到,在這裡看到了藍玉。
朱植、朱權憋著笑,憋的很難受。
這要不是在謹身殿,兩人該笑噴了。
終於,兩人勉強忍住笑,
朱植壞笑著,問道:
“熥侄兒,你也沒認出來你二舅吧?”
“開國公也來了?”朱允熥驚訝道。
“沒來,他在西涼用兵呢。”朱權笑道。
朱允熥:
“……”
沒來你問個毛啊!
朱植和朱權再也忍不住了,捂著臉嗤嗤笑。
黃子澄黑著臉走過來,低聲喝道:
“肅靜!”
~
朱允熥跟著眾人走進大殿。
大家都低著頭,看著地麵。
朱允熥卻偷偷抬頭向前瞥。
自從知道要來陛見,他就一直好奇,老朱到底長什麼樣?
是溫文儒雅?
還是有豬龍之相,就是鞋拔子臉?
終於,他看到了禦座。
禦案上,奏折堆積成山,後麵空無一人。
朱允熥有些失望,抬頭四處看看,大殿空蕩蕩的,隻有幾名太監、宮女。
前麵有不少同學也在四處看。
麵聖的機會難得,他們也很好奇。
有的人也是第一次來謹身殿。
朱權、朱植在討論這裡的各種擺設。
大殿靠西側擺放了幾排桌子、凳子。
黃子澄伸手指向西邊,沉聲道:
“請入座,答考卷。”
學生們都吃了一驚,
以為來陛見,就是問問話,勉勵幾句,怎麼還考試?
考試結果可是要呈給陛下的。
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學生們心懷忐忑,按照隊伍的順序陸續找到座位。
桌子上已經擺放了筆墨紙硯,還有一疊考卷。
看眾人都落座了,黃子澄說道:
“開始吧!”
“限製半個時辰。”
一個太監拿過來一個沙漏,豎在了西側的窗台上。
有的人開始磨墨,有的先翻開了卷子。
朱允熥依然是後世的習慣,先打開卷子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卷子有兩份,
第一份是默寫,
四頁紙,每一頁紙默一段文章,都是四書上的。
掃了一下題目,他都會做。
第二份竟然是算術。
足足有六頁紙,一頁紙一道題,全部是應用類的。
不過難度不高,估計在後世小學五六年級、初一的水準。
剛才看的賑災題並不在上麵。
朱允熥猜測,考試之後還有其他戲份。
~
朱允熥放下卷子,開始磨墨,
墨錠是宮內自製,上麵繪製了一朵盛開的蘭花。
磨出的墨汁,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時候不大,硯池已經大半滿了。
朱允熥開始答第一份卷子。
第一道題,
要求默寫《論語》的“裡仁篇”。
朱允熥胸有成竹,沒有絲毫猶豫,提筆就寫,
“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
大殿裡十分安靜,
黃子澄站在前麵監考。
同學們都在認真默寫。
這些是基礎性的知識,大本堂的先生要求又嚴格,基本上都能默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