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走的是窩棚的外圍。
朱允炆也沒有勇氣再走窩棚中間的路,外圈災民少,味道也好一點。
再走個幾百步,轎子已經等他了。
他決定回城了。
遠處衝來一匹快馬,好像是黃子澄來了。
路過一座棚子,裡麵似乎很熱鬨。
“必須捐錢,朝廷可不缺糧!”
“咱受皇恩,災民嗷嗷待哺,自然要捐的。”
“我捐一千兩!”
“我捐三千兩!”
“我五千兩!”
“……”
片刻時間,裡麵的單人捐款額已經到了五千兩。
朱允炆很欣慰,民心可用啊!
聽說朝廷在召集商人募集錢糧,這個棚子裡應該是了。
他正要進去看看,就聽到有人說道:
“聽說有皇孫來了,他捐嗎?”
“你活膩歪了?彆瞎說!”
朱允炆愣住了,說的是自己。
他停了下來傾聽。
“這捐不捐,看的是良心!”
“你彆亂說,捐你自己的!”
“貴人肯定捐的,他們錦衣玉食,肯定第一個捐。”
“哼!我不信他會捐!”
“我也不信!”
“咱也不信!”
“再胡說,扔你出去啊!”
“……”
“貴人不需要捐!你們快滾!”似乎有小吏在嗬斥。
朱允炆怒了。
看不起誰呢?
不就幾個錢嗎?
他咳嗽一聲,緩緩道:
“誰說本王不捐的。”
棚子裡瞬間鴉雀無聲。
他轉頭掃了一眼跟隨的官吏,大聲道,
“本王捐一萬兩。”
其實,他對錢沒什麼概念,
但是棚子裡都到五千兩了,他不能少於這個數。
嘶!
周圍的官吏都震驚了!
“殿下仁義!”
“殿下豪爽!”
“殿下……”
眾人一陣誇讚,朱允炆很得意,矜持地點點頭。
黃子澄的快馬到了,
聽到朱允炆捐一萬兩,他差點聲叫出來。
他當即吩咐侍衛,將棚裡的人全帶出來。
侍衛衝了進去,很快又出來了。
“黃編撰,裡麵沒人!”
眾人都不相信,
“剛才那麼熱鬨!”
黃子澄大步進去,隻見裡麵蛛網亂掛,桌凳上積滿塵土,似乎很久沒人來了。
旭日高升,他卻打了個冷顫。
殿下是被算計了!
還是吃的啞巴虧。
走出屋,看看四周,不是災民,就是跟隨地官吏、侍衛。
黃子澄拱手道:
“殿下,時候不早,該回宮了。”
朱允炆早就受夠了這裡的一切,立刻點頭:
“回宮!”
~
乾清宮。
朱元璋正在用午膳。
“雲奇,炆兒今天觀政結束了?”
周雲奇回道:
“陛下,殿下中午前回宮了。”
朱元璋夾了一筷子菜,扔嘴裡嚼了嚼,
“這孩子做的好!”
查賬、查糧,本是禦史乾的活,都被他給乾了,還乾的很好,捉了一窩小耗子。
小太監進來,抱著一摞奏折。
“都是誰的?”朱元璋問道。
周雲奇接過去看了眼,
“陛下,有開國公的,還有……”
“哦,常升回京了?拿來咱瞧瞧。”
翻開奏折,原來是代朱允熥上的。
朱允熥沒有上奏折的權力,隻能依附師長。
一般是太子妃呂氏,
可是,他和呂氏的關係很一般,
開國公常升是他的舅父,這也符合朝廷的規製。
朱元璋一邊喝湯,一邊看,
請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希望準許他挑選商人,現場招募人手,主要是老幼婦孺。
朱允熥保證,是適合他們的勞作,
這些人不會被虐待,不會被盤剝。
朱元璋提筆寫道,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