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個人,
這些狗才又對殿下使壞了!
秋桃知道她誤會了,低聲罵了一句,
“老狗!”
錢嬤嬤看了一眼,沒有說話。
周嬤嬤剛走幾步,迎頭撞見了郭寧妃身邊的衛嬤嬤,
不等她招呼,衛嬤嬤就笑道:
“咱也是看殿下出發了嗎?”
周嬤嬤的火上來了,指著朱允熥的背影,
“那兒!剛走!一個人!”
衛嬤嬤順著看過去,一個紅色的背影正消失在拐角,
她愣住了,
這麼晚?
還沒隨從?
她轉頭看向小院子,眼神意味深長。
周嬤嬤和她道個彆,轉身走了。
錢嬤嬤急忙上前,
“兩位嬤嬤,進來坐呀。”
可不能讓衛嬤嬤誤會了。
衛嬤嬤衝她客套了一句,也走了。
錢嬤嬤:
“……”
你們聽我解釋啊!
~
路邊的一家酒館。
門板沒有拆下,但是窗戶打開了。
藍玉、王行在窗邊相對而坐。
馬蹄聲隆隆,一小隊騎士過來,為首的一身紅色常服,十分耀眼。
“熥兒來了!”藍玉撚著胡子,說道。
王行稍微探出頭,看著朱允熥一行人席卷而過。
“熥兒就帶這些人?”藍玉有些意外,“他準備的那些人手呢?”
“殿下說上午先去看看形勢,如果可行,其他人手下午再去。”
“老夫想派個管家去,聽他使喚。”
王行急忙擺手,
“老公爺,讓殿下自己去做,且不要再做其他主張。”
藍玉很不放心,
“他還是個孩子!”
王行笑道:
“孩子終究要曆練的,這也是陛下讓他們觀政的本意。”
藍玉喝了口酒,緩緩道:
“這幾天,不少人上折子啊。”
王行點點頭,
“他們是夠忙的。”
不少年輕官員上奏折,將朱允炆誇讚成了一朵花,
“老成持重”,
“雛鳳初啼”,
“……”
各種小詞兒不要臉地用。
細究下來,這些人都是黃子澄的同年、鄉黨。
現在京城也在傳朱允炆的“政績”,顯然是有人推波助瀾。
藍玉眉宇間有些擔憂,
“陛下也誇讚了幾句。”
官員的折子,可以當他們放屁,可是陛下就不一樣了。
王行笑了,安慰道:
“老公爺,殿下自己都說了,這才剛剛開始,路還長著呢。”
藍玉爽朗大笑,
“這麼說起來,老夫還不如熥兒沉得住氣。”
他一拍大腿,
“好!老夫就看著,不能計較一時的得失!”
他站起身,
“今天休沐,老夫去軍中看看。先生就坐鎮府中,如果災民那邊有事,也方便支援。”
藍玉帶著手下,縱馬而去。
王行也坐上了轎子,
“回府!”
轎子顫悠悠向回走。
王行沒了剛才的灑脫,皺眉沉思。
朱允炆這三天表現的太亮眼了,
做事乾練,行事果決,事前準備也十分齊全。
陛下讚不絕口,不少重臣也擊節稱賞,
王行也承認,一個十四歲的孩子,能做到這種地步,很難得了。
雖然最後被戲耍捐獻了巨款,但那隻是一點小浪花,不影響大局的評定。
賑濟無非錢、糧,再去災民麵前表演一下,
但是,
這些路都被朱允炆捷足先登了。
殿下再走,就成了拾人牙慧,隻是陪襯朱允炆的優秀。
雖然殿下也另辟蹊徑,但是王行的心卻一直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