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流逝,兩千多名扶桑步兵漸漸全部進入了華夏軍的射程範圍內。
其實,以38式拉栓步槍的射程,是可以射擊一公裡外的軍事目標的。
而tg—44式自動步槍的射程,隻有數百米。
幸好這次遇上的日軍並非日軍精銳,不具備相隔一公裡精準射擊的準頭,不然的話,日軍就會在tg—44式自動步槍的射程範圍之外開火。
後世的部分曆史愛好者,總是誤以為,隻要是抗戰初期的關東軍序列軍事單位,就一定是扶桑陸軍的一流精銳。
實際上,即便是在抗戰初期的關東軍內部,也不全是扶桑陸軍精銳。
隻能說,在關東軍序列內部,精銳軍事單位的占比更大一些。
日軍才剛剛進入tg—44式自動步槍的射程範圍內,戰場上便出現了密集且震耳的槍響聲。
“突突突突突!噠噠噠噠噠噠!”
一枚又一枚792毫米口徑的自動步槍子彈,如同雨點一般朝關東軍傾泄過去。
鬼子軍人們被成片成片地射殺、射傷。
慘叫聲與槍聲交織在一起,不絕於耳、響徹天地。
從關東軍們的傷口處流出來的血水,彙聚在地上形成了一條又一條小溪。
幾乎每一名關東軍,都能同時聞到血腥味、屍體特有的味道、開槍時產生的火焰硝煙味。
僅僅是眨眼間,關東軍們就付出了數十人的傷亡代價。
此時此刻,幾乎每一名關東軍都認識到,這次遇見的華夏軍隊,裝備著一種很先進的槍械,先進到能對關東軍降維打擊的程度。
儘管如此,出於為皇國決死疆場的信念,每一名還活著的關東軍,都下定決心,冒著隨時有可能被射殺的風險,將戰鬥繼續下去。
很快,兩千名關東軍步兵,開始開槍還擊。
數十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十多挺92式重機槍,以及,數量接近兩千挺的38式拉栓步槍,朝華夏軍隊傾瀉子彈。
交戰雙方用槍械對射。
隨著戰鬥的持續,關東軍步兵們漸漸發現,38式拉栓步槍的火力,在華夏軍隊麵前顯得不值一提,隻有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和92式重機槍,能和華夏軍隊手中的不知名先進槍械抗衡。
與此同時,在華夏軍隊的陣地上,王安給張華使了個眼色,張華立刻領悟其意。
隨後,張華便帶著兩名步兵,來到了位於戰場側翼的一處山坡頂部,試圖用手中的98狙擊槍,居高臨下對著日軍開火。
張華打算,將日軍的機槍手們一個接著一個擊殺。
嫻熟地瞄準,同時,拉動槍栓,接著,再扣動扳機。
“砰——!”
一枚762毫米口徑子彈射向一名鬼子軍機槍手。
緊接著,又像剛才一樣,嫻熟地瞄準、拉槍栓、扣扳機。
短短片刻時間內,張華朝日軍射出了三發762毫米口徑子彈。
三名負責操作92式重機槍的鬼子軍人,被98狙擊槍的762毫米口徑子彈射穿了腦殼,永遠倒在了戰場上。
操作一挺92式重機槍,需要一名射手、一名副射手、一名彈藥手。
射手負責瞄準、扣動扳機。
副射手負責安裝子彈鏈。
彈藥手負責攜帶彈藥。
三名軍人互相配合,才能操作好一挺92式重機槍。
隨著三名負責操作92式重機槍的鬼子軍人被射殺,一挺92式重機槍失去了戰鬥力。
此時此刻,鬼子軍隊的指揮官,已經發現了不對勁。
一名肩膀上佩戴大佐軍銜肩章的扶桑軍人,用滿是凶悍和殺意的眼神,看向位於日軍側翼的山坡,心想“剛剛,戰場上出現了98狙擊槍開火的聲音,聲音是從這處山坡上傳來的”
“如果,華夏軍的狙擊手將我軍機槍手們全部擊殺,此戰,我軍就必輸無疑了”
“必須派遣一部分士兵,將山坡上的華夏軍狙擊手乾掉。”
隨後,日軍大佐便吩咐身旁的部下“看見我手指所指向的山坡了嗎?山坡頂上,有華夏軍的狙擊手,你帶著一隊士兵,給我將山坡上的華夏軍狙擊手乾掉。”
“嗨伊——!”
緊接著,數十名端著38式拉栓步槍的鬼子步兵,便排列成極為鬆散的隊形,衝向了張華所處的山坡頂部。
……
……
與此同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