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相府的小書童離開之後,顧玉生便走向廚房為戚瑤瑤端來一大盆洗臉水。
戚瑤瑤先用盆裡的水把臉上的淚痕洗掉,然後坐在銅鏡前補了妝,並回臥房內更了衣。
顧玉生忙著鎖門。桂花園內有十幾間房,他一一關好並上鎖。
小夫妻倆一起走出衙門,一起坐馬車到相府赴宴去了。
馬車剛在呂相府的大門前剛停,隻見呂倩倩一臉春風地迎了出來,拉著剛下車的戚瑤瑤的手說道“姐姐,今晚家父有很要緊的事情要同玉生哥商談,而我也正好有話兒想對姐姐說,倉促邀請,打亂了你們的日常安排,請多多包涵!”
戚瑤瑤連忙說道“我倆是結義姐妹,而呂相爺又是玉生哥的恩師,那天在婚禮上相爺、周姨娘和妹妹你又盛情幫忙,我和玉生哥都很感激!早就想上門來道謝了!今天受到邀請,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事情呢!”
呂倩倩笑著說道“姐姐如此說,妹妹就心安啦!”
顧玉生瞥了戚瑤瑤一眼,然後對呂倩倩說道“瑤瑤說得很對。我倆確實是早就想上門拜訪啦!彆的不說,你和瑤瑤義結金蘭,我們便成了親戚,親戚之間應該多走動是不是呢?”
呂倩倩白了顧玉生一眼,拉著戚瑤瑤往內走,心裡罵道“狼心的家夥在撒清關係呢!你我已是夫妻,怎能說成是親戚呢?你撇不清啦!”
一時進入府內,來到飯桌前,呂丞相微笑著點頭表示歡迎。雍容華貴的周姨娘橫擺著手勢說道“請兵部堂主事大人琴瑟入座!”
看到如此莊重熱情,顧玉生受寵若驚,雙手拱起,準備施禮。呂倩倩拽了拽他的衣袖,止住道“快坐下吧!再客氣菜都涼啦!”
呂丞相、周姨娘、呂倩倩、顧玉生和戚瑤瑤等五人圍坐一桌酒菜前,有說有笑地吃著。看那氣氛,那裡像是宴請客人呢?倒像是一家大戶人家正在吃晚飯。
一時喝了酒,吃過飯。周姨娘和呂倩倩拉著戚瑤瑤到倩倩的閨房說話去了。要問她們說了什麼悄悄話呢?無從得知。
顧玉生跟著呂相爺來到書房坐下。丫環擺上茶果退下去了。顧玉生向呂相爺說道“相爺你有事隻需派一個人到桂花園通知一聲,晚輩自然全力效勞,用不著如此大費周章啦!”
隻見呂丞相打開了密櫃,取出一本書來,看了看,左手托著,右手拿起一塊紅色乾布,拂了拂上麵的塵灰,然後一頁一頁地翻開看著。大約十頁八頁時,他停下來,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然後又合上書本,把書向顧玉生遞過來,說道“老夫想把這本書送給你保管。”
顧玉生接過一看,大驚失色道“武武遺書!”看著“武武遺書”這四個字,顧玉生就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曾經無數次聽人說過,這是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曠世奇書;是赫赫有名的武將軍戒馬一生總結出來的絕世兵法和神功秘籍。據說,有了它,隨便一支軍隊都能無敵於天下;有了它,練成了神功,便成了武林至尊,號令天下。素有“得武武遺書者得天下”一說。也是因為它,兩個國家曾大動乾戈,血流成河;因為它,天下群雄為此趨之若鶩,不惜打鬥殘殺,甚至家破人亡。
這是一本**。顧玉生兩手顫抖地翻開了第一頁,所記錄的是日曆,人名。他又翻開了第二頁,所記錄的是也是日曆,人名。他往下翻三頁,四頁。五頁……都是日曆,人名!這明明是一本花名冊!那裡是絕世兵法和神功秘籍呀!他抬頭看著呂丞相,呂丞相微笑著向他點了點頭,示意他詳細看看那裡的人名是誰。
顧玉生又從頭一一看起,這些人名大多都不認識。突然他眼睛一亮,自己的父親顧大同,母親婁明軒的名字也錄在其中。還有一個非常熟悉的名字──桃花寨的大當家邢梵男。他是南省暴動妖民的首領;鎮南將軍正在帶兵去鎮壓的朝廷通緝的主犯。
顧玉生既失望又驚愕。失望的原因是,本以為呂丞相贈送給自己的是傳說中的《武武遺書》,原來不是。驚愕的是自己的父親母親原來也是精忠報國之英雄,自己也是英雄之後。他一切都明白了。為何父親一直不敢把自己的身份告訴彆人,為何總是低調做人,為何不讓哥哥和自己參加武舉,為何不回中原,此時,顧玉生真的一切都明白了。
顧玉生拿著名冊簿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呂丞相神色深沉地看著他。
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丞相試著問道“賢侄,嚇壞了吧?”顧玉生點了點頭。
過了片刻,呂丞相深情地說道“看了這本名冊簿,你第一個要問的是為啥這本名冊簿也叫《武武遺書》?是嗎?”
顧玉生抬起頭,看了看呂丞相。
呂丞相說道“這本名冊簿確實是武武英雄的遺物!”
顧玉生睜大了眼睛,看著呂丞相。
呂丞相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大口,說道“當初武武將軍同老夫都是同朝臣子,他是元帥,老夫是兵部的一位主事。”他是被奸人陷害,蒙冤入獄的。他的親人曾求助於我,但老夫當時是個中官,沒能力救他,也不想救。隻是為了表示一點同僚情分,老夫花了大錢買通了獄長,親身到大牢裡探望他一次。分彆時,他偷偷地塞給我這本名冊簿,小聲囑咐道“請妥善保管!這本名冊簿記錄的都是我南漢國分散在各地的忠勇之士。雖然朝廷目前正在妥協,但國家統一是曆史的進程,朝廷遲早會北伐的。屆時,這些人都用得上。”
顧玉生一邊聽著一邊點頭。
呂丞相繼續說道“武武英雄知道老夫是個文弱書生,還囑咐道,今後若遇著一位智勇雙全的救國之士則把這本名冊簿轉贈之。”
顧玉生連忙把手中的書遞回給呂丞相,說道“晚輩不是勇士,也沒有智勇雙全,請……”
呂丞相擺擺手,止住了他的說話,說道“你先聽我把話說完!當時,這本名冊簿是沒有封麵,為了便於保藏,老夫自己添上了‘武武遺書’這個封麵。”
顧玉生搖著頭說道“原來知此。”
呂丞相瞪著顧玉生說道“很失望吧?不是流傳中的那本曠世奇書嗎?”
顧玉生點著頭。
呂丞相說道“流傳的東西未必是真的!我不知道武武英雄到底有多少遺物,有幾本遺書,也不知道他把那些遺物交給什麼人惠存。但這本名冊簿是他親手交給我的。我把它當成遺書不會錯吧?”
顧玉生除了點頭就是點頭。
呂丞相繼續說道“你彆這樣瞪著我!我知道你第二個要問的是你父母的名字為何也在這本名冊簿之中?是嗎?”
顧玉生點著頭。
呂丞相說道“我和你父親顧大同母親婁明軒是故交。淪陷前,你父親顧大同是大內侍衛。你母親是女營頭顱,是柔雅公主的貼身侍衛。我和你父親還是情敵呢!淪陷後,他們都成了武武元帥的部下,他們的名字當然也在這本名冊簿之中啦!”
顧玉生突然問道“相爺,晚輩鬥膽向一句,按照當時情形,如果你的官有現在這麼大,能救得了武武英雄嗎?”
呂丞相說道“比登天還難!”
顧玉生說道“如此說來,武武老英雄當時是與天為敵啦?”
武武呂丞相說道“可以這樣說。”
呂丞相端起茶杯喝著茶,顧玉生手裡拿著《武武遺書》一言不發。客廳裡靜悄悄的。
良久,顧玉生抬眼朝呂丞相看了看,問道“相爺,您把這本名冊簿贈送給晚輩有什麼目的呢?”
呂丞相放下手中的茶杯,慢慢說道“從此,你就是這本名冊簿的牽頭人,繼承武武元帥的遺誌,為實現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複興而奮鬥。
顧玉生知道這番話聽起來似乎很平常,但感覺到是一副非常沉重的擔子。連忙說道“晚輩才能有限,且又年輕又粗心,怕保管不好這本書,請相爺另擇賢人贈送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