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進的?波蘭還是烏克蘭?”
“波蘭,這不岡道夫建議我去我就去了嘛,二戰貨沒發現多少,冷戰貨倒是挺多的,這就花5萬進了1-7和一些彈藥。”
夏彧沒講往外賣彈藥的事。
“10具?梅克倫堡附近短期能出掉一半就不錯了,不想去西邊的話,倒是能去柏林碰碰運氣。”
點上一根華子,無功不受祿的老於建議道。
和他們這老少邊窮不一樣,柏林遍地都是有錢人。
“正有這個打算呢,念書那會兒我有個教授就喜歡這些玩意兒,他至少能幫我出掉3具。”
大學建立的人脈還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海外留子,夏彧當年翻修的第一輛寶馬r-71就是對方買下來的,極大緩解了他那會兒的壓力。
也就是今年下半年他沒去柏林,但凡去都要帶點禮物看看老頭的。
“原來是這樣,你這人脈還挺廣泛的,我在柏林的教授沒一個還記得我,倒是梅克倫堡的這些小學、中學老師每次打獵都邀請我。”
作為一個羅斯托克人,於爾根九成的社會關係都在梅克倫堡,柏林隻是念大學的地方。
“沒辦法,那會兒在學校我比較出名,大家都知道機械工程與交通係統學院有個華夏來的雨果。”
“彆吹了,來找我有什麼事情?”
老於打斷了夏彧,心想華夏人不都很靦腆,很謙虛的嘛,怎麼出了這麼一號營銷大師。
他害怕自己再聽下去,會忍不住跟對方買點什麼。
“也沒什麼事情,就是想谘詢一下,咱們這個軍剩經銷商資格該怎麼獲取。”
夏彧終於道明了此行的目的。
他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古董軍火商,光從土裡刨食是不行的,他還需要多線並進,多管齊下才能夠做大做強。
比如將通過情報賺取的利潤投入麵向大眾消費者的細分領域。
所以這個軍剩經銷商資格顯得尤為重要,有這個資格他才能接聯邦國防軍的軍剩,甚至是接歐洲其他國家軍隊的軍剩。
這會兒小打小鬨都沒什麼,但一次十幾個上百個集裝箱的貨發到羅斯托克,沒有這個資格的性質就變了。
“你是說zbltr公司的那種經銷商資格?可以啊,有這樣的誌向。”
老於讚許的說道。
人活著還是要有點夢想有點誌向的,德國的重裝備軍剩經銷商(那些百年德企)很多,但輕武器軍剩經銷商就zbltr一家。
有競爭才有活力,一家經銷商不成壟斷了麼?
如果是自己這邊壟斷也沒啥,但這家公司是西邊的,他們的稅也是交給當地。
而這樣的話,引入第二家經銷商競爭經營豈不美哉?
問題是這家公司一直沒出現,直到今天一個外國人站出來了,站出來詢問經銷商資格如何獲取。
隻能說外國人也比西邊的“自己人”強啊!
“我隻是想把事業做的大一點,然後發現必須獲得這個經銷商資格才行。”
夏彧笑著說道。
既然是繞不過去的檻,那就隻能跨過去了。
“簡單也不簡單,第一你必須獲得梅克倫堡分局的資格審批,第二你還得搞定聯邦國防軍那邊。”
於爾根伸出了兩根手指,直截了當的把要求告訴了夏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