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網查過,說是這樣一門k38高射炮可以賣到近3萬歐元。”
曼尼克說著比劃了一個三。
“我覺得2.5萬歐是一個合適的價格。”
到底曾經是高中老師,會上網,報價報的有理有據。
但夏彧又不是免費的古董武器搬運工,他也是要保證利潤的。
“曼尼克先生,對k38而言,2.5萬歐元的確很合適,但這是建立在它是一門可以發射,在nr那裡注冊過,來路清晰且已經有買家,還包含了運費的價格。”
到夏彧的回合,他上來就是一通輸出。
“海邊的空氣濕潤且腐蝕性很強,你看這門炮很多位置都生鏽了,我買回去還要對其進行完整的修複工作,確保它和新的一樣到買家手裡。”
“而售出的日期可能是一天兩天,也可能是一年兩年,所以為了保證我不虧本,1.2萬歐才是合適的價格。”
“這,這……”
麵對夏彧上來直接砍一半,但是同樣有理有據,曼尼克有些動搖了。
“這個狀態它是不值2.5萬歐元,可也不至於就1.2萬吧!你看它還帶小拖車呢!”
老曼指著他並不知道名字的單軸sd.nh.51拖車說道。
“我覺得再帶上這些彈匣,2萬歐很合適。”
“曼尼克先生,這些都是次要的,它們在軍品市場上很容易配到的。”
夏彧有保留的說道。
是能配到,但那些同行會毫不猶豫的宰你一刀,一個彈匣要你大幾百歐,一個拖車要你好幾千。
“我隻能讓步到1.4萬歐。”
麵露痛苦之色,他一副你賺到的神情再次動搖了老曼。
“那1.8萬怎麼樣?”
這價格快要到夏彧的心理價位了,隻聽他繼續開口道:
“要不然我們大家各讓一步,1.6萬歐怎麼樣?”
除去整備、注冊、運輸,壓貨這一係列成本後,夏彧要保證8000至1萬歐的利潤,所以1.6萬就是他的心理價位。
“成交!”
兩人的右手握在了一起,這象征著交易的達成。
簽訂合同,夏彧點出了1.9萬歐的現金,換來了一門k38和兩把空軍版98k。
槍到底還是不如炮賺錢,但品相這麼好高的大栓錯過肯定會後悔的,他買回來即便不賣掉,也極具收藏價值。
“曼尼克先生,先前聽你說他和青年團的骨乾一起拉回了這些,那些人後代的信息您有嗎?”
臨走前夏彧又向對方詢問道。
波羅的海沿岸都是當年防空的重點區域,裡布尼茨-達姆加滕至少有一個營的編製。
當地的裝備如果沒有全部落入蘇軍手中,那一定還在這裡。
“後代?他們中一半人被打死了,根本沒活到結婚生子的年紀,不過有一個應該還活著呢,具體的地址我不知道,隻記得他住東郊的阿勒費爾德。”
曼尼克搜索著記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