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大寧府邊境七十裡!
大明駐營所在。
此地也原本是建州韃子的一個部落所在。
主營內!
眾將齊聚。
千戶之上皆來此聽議。
卜萬坐在了主位上,左右則是陳亨與劉真。
作為一個文官,這一路上顛簸,卜萬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可為了這一次的勝果,卜萬還是忍了下來。
“大人。”
“戰果就是如此了。”
“我軍持續北進,韃子持續後撤,雖被我軍追上不少,殺了不少,但終究是未曾找到韃子的老巢。”
“不過據斥候騎兵稟告,三十裡外發現了韃子的一個部落,似有不少兵力駐守。”陳亨向著卜萬稟告道。
“依陳將軍之見,韃子這是有什麼意圖?”
“戰又不戰。”卜萬看著陳亨問道。
“很簡單。”
“韃子是在等待北元出兵增援,所以他們在故意拖延,故意撤退,誘我軍深入北境。”陳亨不假思索的道。
“依陳將軍的意思,我軍不能繼續再繼續深入了?”卜萬眉頭一皺。
“回大人。”
“北疆遼闊,越是遠離我大明,糧草輜重運輸就愈發艱難。”
“如若繼續深入,一旦北元動兵,自遼東發兵,我軍危矣。”
“或許,此刻北元已經發兵了。”陳亨表情嚴肅的道。
“恩。”
卜萬點了點頭。
他為知府,兼指揮使,但在政務上他懂,這行軍統兵上,他還真的是不懂太多。
但他也有一點好,這一路上從不多嘴,行軍之事一律交給陳亨與劉真。
“那此番該如何?”
“繼續追擊,還是按兵不動?”卜萬看著陳亨與劉真問道。
“諸位將軍有何提議?”
陳亨笑了笑,看向了營中的眾將。
“這……”
許多將領麵麵相覷,也不知道說什麼。
此刻戰果如此,進,則可再得戰果,但有被誘敵深入之危,畢竟遠離了大明疆土難以維持後勤,但撤的話,這些時日的戰果就無法鞏固了。
“啟稟指揮使。”
朱應此刻開口了。
“朱千戶。”
“你有何看法?”
看到是朱應,卜萬笑著問道。
軍中千戶眾多,但卜萬對朱應的印象極深。
“如若末將所料不錯。”
“北元此刻已經動兵,但北元不會直接來增援韃子。”朱應開口說道。
“不會增援韃子?”
“朱千戶何意?”劉真詫異問道。
而陳亨麵帶沉思,似想到了什麼。
“北元定會攻我大寧府,斷我軍後撤之路。”
“他們隻會讓韃子死死拖住我們,最終我們糧草輜重斷絕,腹背受敵,必會大潰。”朱應十分肯定的說道。
聽到這。
卜萬臉色一變。
“大寧府尚有數萬大軍鎮守,而且還有大寧城為鎮,北元應該沒有機會輕易攻破。”陳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