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兄長豈會落敗?_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水滸開局在陽穀縣當都頭 > 第166章 兄長豈會落敗?

第166章 兄長豈會落敗?(1 / 2)

武康城北,距離湖州還有八九十裡,落夜時分,三王方貌麾下,二十萬大軍正在宿夜。

二十萬大軍,並未下什麼寨子,連綿不絕都是營帳。

至於為什麼不下寨子,隻因為人數實在太多,若是要下個寨子把所有人都包在其中,所需要的木料實在太多,周遭便是砍光了,也湊不齊這麼多寨柵所需。

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忽然起來的百萬之賊,還沒有下寨子的習慣,一直以來所向披靡,贏得太多太快。

興許也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方臘座下之軍將,皆是草莽之輩出身,武藝高強者,多是江湖之人,並無一個正統軍將之人。

眾人也知,明日最多午後,就要交戰了。

至於到底如何打,打不打,也要商議。

野戰對壘這種事,並不容易打起來,它需要雙方慢慢主動靠近,需要雙方都一心求戰,決心求戰。

但凡有一方不願打這一場野戰對壘,除了很難發生的陡然遭遇之外,便是絕對打不起來。

平常而言,總有一方會在兩軍互相靠近的時候,先停下腳步,先據地利,下了寨柵,等候另外一方到來。

換句話說,戰爭,要麼就是你來打我,要麼就是我去打你,很少有雙方在一地當真擺開陣勢野戰對壘。

但此番顯然就是那很少的情況之一。

大帳之中,有三王方貌,還有座下八飛將。

正是飛龍大將軍劉贇,飛虎大將軍張威,飛熊大將軍徐方,飛豹大將郭世廣,飛天大將鄔福,飛雲大將苟正,飛山大將甄誠,飛水大將軍昌盛。

也稱為“八驃騎”,隻說個個武藝高超,了得非常,從來百戰不殆。

就聽得帳下劉贇來言:“大王,聽得細作來報,那先鋒大將蘇武麾下,多是馬軍,還真與呂師囊所言不差……”

這是稍稍比較謹慎的話語。

張威聞言卻道:“這又如何?宋軍不過萬人罷了,他就算馬匹再多,我二十萬大軍,嚇都把他嚇死!”

方貌左右看了看,倒也不皺眉,這事並不如何為難,隻道:“聖公讓我等去下湖州,更去蘇州,蘇湖之地,天下富足之地也,下得蘇湖,錢糧應有儘有,此番當力戰,細作來去幾番,也說得清楚,隻說蘇湖人心,皆在這蘇武身上,隻要打敗了蘇武,沿路去,蘇湖之城池,可不戰即克……”

劉贇還是有那謹慎之言:“末將是在想那呂師囊所言,本是不信他說自己戰敗之始末,但如今細作幾番,竟是印證了許多,便不多不多想一些,那蘇武仰仗的就是騎兵之利,說是有那重騎,人馬具甲,奔起來如同怪物一般,衝陣無敵之勢,聽來自是不信,便想著世間哪裡會有這般馬軍,而今卻又不得不信了……”

方貌聞言點頭:“本王知你之意也,卻是此戰……不僅是為了勝,還有其他,咱們在聖公麾下,向來是無往不利,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此正是人心軍心所在,各路豪傑爭相來投,窮苦百姓如奉神明,而今呂師囊一敗,敗去的不是一場戰事,而是人心軍心,若是我等不能此戰擊潰那宋軍,隻怕……”

劉贇剛才哪裡想到這一節,此時聽來,便也點頭,稍稍沉思,便懂得其中道理,也說:“原來如此,大王竟是這般作想,那此戰就不得不打了,若那蘇武真是強軍,與其讓他在湖州城內堅守,便不如趁著他出擊而來,一舉擊敗。”

方貌聞言,倒也欣慰,點了點頭:“正是此理啊,即便那蘇武是強軍,本王座下……”

方貌視線左右看了看眾人,再說:“本王座下有你們,你們豈不也是強橫之人?倚仗你們八人,本王何懼那蘇武?再說,我正經有十萬之兵,他蘇武一萬人而已,他見得我等之勢,他麾下軍漢見我等之勢,又豈能不懼?”

張威已然連連點頭:“對對對,大王所言在理,自當是迎頭去打,若是稍有遲緩猶豫,便是軍中士卒還真以為咱們心中怯懦,豈不人心生變?”

其實都知道問題所在,那就是人心軍心,裹挾招募之時,為了蠱惑人心,那些吹噓的話語說得太多太多,也說得太大太大。

依托教派之言,便是說什麼神明顯聖,趙宋將亡,神明附體,百戰百勝,神明有靈,無病無災……

如今,一旦破功,那就是神明不靈了,那人心如何還立?

本都是兩三月內裹挾之人,其中更多是最近一個月裹挾之人,若是定不住這些人的心思,那後果當真不敢想象。

其實,曆朝曆代到得如今大宋,就從未有過真正草莽之輩成大事者,黃巾也好,黃巢也罷……

或說劉邦,劉邦從不是真正草莽自起,他雖然可以算是草莽創業,但年輕時候也是見過大世麵的人,真正崛起,還靠的是項羽這個平台。

再把曆史往後看千年,這個道理依舊成立,自要說朱元璋,朱元璋是最底層,但他真正崛起,靠的是彆人的“平台背書”與“遺產”。

當然,這不是說朱元璋沒有能力,也恰恰是朱元璋能力太強,所以才靠得上這份彆人的“平台”與“遺產”。

劉邦朱元璋二人,除了這些之外,還靠了一個天下大勢。

至於正經底層草莽起事,遍數幾千年,就成不了,沒成過,不論最初勢頭有多猛,也不外乎黃巾、黃巢、闖王李自成、太平天國之能,起得快,落得也快。

方臘,還到不了以上四個的層次。

為何這些起事之人,盛衰轉換極快?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隻能勝不能敗。

越勝越強,但凡一次大敗,則一敗塗地,立馬開始極速衰落,苟延殘喘,前功儘棄。

便是勢頭不能停,但凡勢頭稍稍一止,敗亡就到,哪怕黃巢與李自成之輩甚至攻陷過京城首都,好似已經成功大半,依舊不能脫離這個道理。

此時方貌等人,興許不一定完全透徹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們的感覺是對的,這仗必須得打,這勢頭不能止住,一旦止住,後果極其嚴重。

這蘇武,必須一戰而下,蘇湖之地,更要快速到手,再是常州潤州江寧,接著還要過江北去,唯有如此,才是正路,更是活路。

方貌此時,倒也是自信非常,看得在座諸位,更有信心,那就是在座八飛將,經過了一次一次的考驗,每一個都是悍勇非常之人。

再加上八人座下,每個人都有一彪親信心腹之強軍,少則一兩千,多則兩三千,便是這八個人麾下之精銳,便也有一萬幾千人,再加上十萬之兵,這一仗之野戰,怎麼都不會輸。

方貌便也在想,怎麼能贏得更精彩好看,贏得更激勵人心軍心,贏得更像是神明護佑……

隻說打仗,方貌與八將,也都沒讀過什麼正經史書兵書,頭前更未經曆什麼正經苦戰鏖戰,一路勝到如今,此時隻想,那話本裡,故事裡,傳說中,都是怎麼打仗的?

哪般的戰爭戰役,說書人說起來最是精彩絕倫?

方貌起了一個念想,便去問左右之人:“明日兩軍陣前,我有一計!”

劉贇立馬就答:“還請大王吩咐!”

方貌開口:“你們八人,個個武藝高強,自起事以來,立功無數,從無敵手,明日可願聽我之令陣前挑釁鬥將?”

八人互相看了看,劉贇自信非常,隻管來答:“有何不敢?隻怕那宋軍不應!”

其實眾人也並不幼稚,知道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也知道戰前鬥將這種事,其實難以發生。

隻要宋軍不應,隻管擂鼓進軍,或是亂箭齊射,反而那挑戰之人會落入險境。

所以方貌又說:“也因如此,本王才問你們敢是不敢,但凡你們其中有人敢去,那宋軍即便不應,我軍也是聲威大震!”

方貌要的是個表演,不是表演給宋軍看的,是表演給自己人看的,神明之將,是何等驍勇?

聖公之神將飛將單槍匹馬一出,宋廷之將,連麵都不敢露,是何等膽小怯懦?

要的是這麼一個效果,這般的效果,於這些裹挾之民而言,最是激勵人心軍心。

還有一點眾人未提,那就是麾下十萬大軍,大部是呂師囊之潰兵,這些人其實戰意早已怯懦,若是不激勵一番,重新把信心建立起來,也怕奮戰之中出問題。

那為何不能不要這些人呢?

不要,此時又沒有什麼真正的軍中規製,方貌不要,這些人為了一口飯,隻管又回了呂師囊麾下去了,那呂師囊又成了眾多大股東之一。

且,人數,某種層麵而言,就是軍力,就是戰力,也更是實力,怎能不要?

十萬大軍,二十萬大軍,到哪座城池麵前,對城內之人,那也是極致的心裡壓迫,向來就是這麼勝的,嗚嗚泱泱無窮無儘圍城去,那當官當將的,都是轉頭就跑。

真是一兩萬人,兩三萬人去打城池,那城池裡的人也就多有了幾分權衡的餘地。

並非人人都是蘇武,看到十萬大軍竟是當真不懼。

劉贇知道這件事的好處,便是要犯險用命之時,也隻管來說:“大王放心,就由末將第一個單槍匹馬去挑戰!”

方貌大喜,連連點頭:“好好好!辛苦劉將軍了,此番立功,本王定當上奏聖公,為你請封,著你往城池裡去當那知州知府!”

劉贇拱手一禮:“拜謝大王!”

隻待第二日大早,大軍開拔,往北再去,雙方遊騎快馬斥候,來去奔馳,兩軍還未碰麵,斥候遊騎已然在野外打得不可開交。

便是方貌陡然發現,自家的遊騎回來得越來越少,心中卻也不驚,隻道是北人更善馬戰,馬匹更好……

隻待得了良馬,多多操訓,自無大礙。

但消息依舊準確而來,三十裡,二十裡……

雙方靠近的速度,比方貌頭前想的要快,雙方對進,本以為是午後之事了。

未想,不到正午,已然就看到遠遠的宋軍大纛高聳。

來得快,自不是方貌十萬大軍走得快,而是那宋軍馬多走得快。

近了,就要先鋪開陣勢,不能再是行軍趕路之法,精銳中軍要擺開,兩翼之護衛要備好,便是八驃騎各部,可以讓方貌從容應對。

精銳之兵,在十萬人數之中,會越打越多,總有那悍勇之人在每一次戰爭之中脫穎而出,補充到精銳裡去。

十萬人的基數,就是方貌的底氣,讓他並不十分在乎損傷的數目。

所以,方貌此時的心態極好,放鬆非常,敵我人數懸殊是其一,不在乎死傷是其二,軍將武藝高強悍勇敢死是其三。

換句話說,怎麼都不會敗!

倒是遠遠而來的蘇武,頗有幾分緊張的心態,或者是神經緊繃的心態。

敵情,蘇武早已知曉了許多,這一支方貌之軍,當真有十萬之眾,且其中鐵甲、皮鐵甲,也多,就是精銳也多。

初一相遇,蘇武更是左右來回去看,掃視來去幾番,敵軍陣勢,也比上次呂師囊更要有組織。

中軍有精銳,兩翼有護衛!

偌大的曠野,遠遠點綴出幾座矮山。

水田密布,即便冬日水乾,許多軍漢已然也是腳下濕漉漉。

兩軍慢慢靠近,一方十萬之多,幾乎就占據了視線的半個天地,一方萬人,也是漫山遍野的廣袤,但放在視線極為開闊的天地之中,卻又好似不過小小一撮。

這個戰場選得好,便是蘇武故意加快腳步要在此處遇敵,便於馬蹄奔馳,若是再往後或者再往前,也有丘陵,會稍顯逼仄。

這也是蘇武一個正經官軍領兵之人的基本素養,也是蘇武座下那麼多軍事將領的共同智慧。

兩軍已然都提前擺開了陣勢,腳步慢慢在走,兩軍慢慢靠近。

五裡,三裡,兩裡,一裡。

一根箭矢射出插在地上,是那神臂弓,測量出一箭之地,三百多步之遙,兩軍停步對峙。

更也是再細致整理一番陣型,把鼓擺好,雙方主帥,會尋一個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落定,便是視線廣闊一些觀看全場。

蘇武自也上得一個土丘,放眼望去,依舊望不到敵人邊際。

十萬人,這壓迫感,著實太強,不可用言語形容。

也是要觀察一下敵陣,看看哪裡更是破綻,便是騎兵突擊的方向。

方貌自然也是在做同樣的事情,也要看官軍哪一部看起來更弱,到時候精銳陷陣之目標就在那裡。

卻是蘇武正在左右觀瞧之時,忽然,敵軍陣中,飛奔出一騎鐵甲軍將,直往自己這邊奔來。

就聽弓弦嗡嗡在繃緊,也有人問:“將軍,要不要射!”

“放他過來看看有何話語。”蘇武如此來答,自也知道這麼一騎來,不是來衝陣,是要來說話。

打了許多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也是蘇武也從未打過這種正經野戰對壘的仗。

隻看那一騎靠近陣前三四十步才停,當真也是一員威武之將,便是開口大喊:“宋賊,爾等來犯我境,不知聖公天威,當真大膽,某乃聖公座下,飛龍大將軍劉贇是也,可有哪個軍將敢來與我一戰?”

這話,蘇武聽得是清清楚楚,這人,當真是好膽氣,一人一騎就敢這麼近前而來挑戰。

眾人也都轉頭來看蘇武,蘇武笑來一問:“你們說,賊人何以這般行事?”

此時此刻,蘇武身邊軍師,已然隻有朱武一人,另外三人,皆不在此,而是遠遠在後,隻有朱武能穿甲胄,也有武藝在身,所以隨行。

朱武自是答話:“賊人定是有的放矢,想來是為了振奮軍心。”

蘇武點著頭:“定也是此賊自覺武藝高強,我等若是不應,那賊人當更是張狂,那些無知之賊眾,定也會軍心大作。”

朱武也笑:“將軍之意是?”

蘇武慢慢來說:“那就應了吧,這些賊人,當真過於自信,隻念勝不念敗,勝了自然是軍心振奮,卻是不想,一旦敗了,豈不也是軍心大潰?”

蘇武還真就覺得這次的戰役,這麼乾也挺好,既然方貌這麼自信,覺得自己一定能勝,那就將計就計,且看看方貌能不能得償所願。

一旦蘇武勝了,收益著實也大。

這些賊軍裹挾之眾,大多無知,其實不懂戰爭到底是怎麼回事,方貌在利用這一點來振奮軍心,蘇武怎麼就不能利用這一點來打擊敵人軍心?

隻看蘇武左右去看,也在問:“何人出得此戰?”

不用說,武二郎第一個開口:“哥哥,我來!”

魯達也滿臉是笑,這種事,他這個老軍漢還真是第一次見,更也來說:“灑家來一戰!”

再看,林衝也開口:“末將願去,不勝,提頭來見。”

那最頭前的王荀,並不在身邊,卻是轉頭來喊:“將軍,讓我去吧!我正願立功!”

蘇武看了看頭前王稟之子王荀,微微一笑,卻也並不點他,依舊左右去看。

蘇武知道,若是這一戰自己勝了,那方貌更會出第二個第三個來,若是這一戰自己敗了,那方貌就會擊鼓進軍,不給第二次機會。

那麼,為了保險起見,這一戰,必然要勝,這個飛龍大將軍劉贇,必也是敵人之中最強之人。

論馬戰捉單,其實武鬆與魯達皆不十分保險,蘇武對他們雖然很有信心,但還是左右一掃,開口:“史文恭!”

“末將在!”史文恭有些錯愕,自己也疑惑,將軍麵前,猛將無數,那武鬆魯達林衝之輩,個個有萬夫莫當之勇,怎的此般緊要之時,竟是點了自己之名?

因為,這什麼八鏢騎,著實不差,故事裡,那劉贇更是能與大刀關勝大戰三十回合而不敗。

而蘇武知道,史文恭要論捉單,那真是隻差盧俊義一點點,秦明在他手下,也走不過二十回合。



最新小说: 穿成宮遠徵姐姐後,我擺爛了! 漫威鹹魚氪星人 開局肚中一個崽[快穿] 發癲後,她成為整頓皇宮第一人 草根仙尊彪悍妻 請不要質疑多周目玩家 砍號重來後 重生:從傻子農女奮鬥成一代女帝 小人物之異世覺醒 強行平倉:從炒外彙黃金開始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