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我不過多解釋。”
“如果我用到全球各國的神話呢?”
“各位不會再堅持己見,說全世界神話都來源於夏國了吧?”
這話一出,觀眾們心服口服,他們紛紛點頭。
他們知曉,全球神話,都是各自的文明的精神象征,沒有哪家一家獨大。
“在我國古代,女媧補天、神農嘗百草、黃帝大戰蚩尤,這都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
“其中,伏羲和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人類的始祖,由祂們創造了人類。”
“案例1於是在我們夏國人的認知中,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是人首蛇身,對否?”
對於這點,無人反駁。
這都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
最早起源於先民對祖先的崇拜,故而形成的神話人類起源。
甚至在到了大明朝時期,女媧與伏羲創造人類也得到大部分百姓的支持,直到達爾文的《進化論》出現方才推翻神話創世論。
“所以,伏羲和女媧身體是蛇形,這與女媧補天和女媧造人實際上都是一樣,都是古代人的憑空想象,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支撐的。”
“類似女媧造人之類的神話不隻夏國有,西方也是存在的。”
“案例二在埃及神話裡,蛇實際上也是主角!”
“埃及最早的神明是大蛇阿波菲斯,號稱破壞之神;埃及那邊也有一對夫妻蛇神——”
“男的叫曬羲,女的叫列涅努忒,頗似我國的伏羲和女媧。”
“案例三在古巴比倫的神話當中,也有著兩位神明。”
“一個是充滿智慧的神明恩基,另一個則是生育女神寧瑪。”
“這兩位神在當地神話中也是一對人首蛇身的兄妹。這倆神的人設基本上與我國神話中的伏羲女媧是完全一樣的。”
“而且傳說中寧瑪也是通過玩泥巴造人,最後創造出人類。”
“恩基與寧瑪之所以能夠成為夫妻,是因為在一場眾神酒宴上,兩人正是因為喝醉了才走到了一起,最後還出現了交尾的神話描述。”
講述到此,他還沒有停歇的意味,繼續進行相似性的案例轟炸。
“案例四在古希臘的神話當中,有著叫做伊西斯與塞拉匹斯的夫妻神。”
“這兩神的形象,同樣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而且伊西斯同時在古埃及的神靈當中還是九柱神中之一的大神。”
“主要掌管著生命、婚姻、魔法&nbp;以及生育之神。而丈夫塞拉匹斯是一位掌管生產與生產力的神。”
“在古希臘的神話當中,兩者同樣是孕育人類文明的大神。
“案例五古印度人的神話當中,人首蛇身的神明叫做納迦與納吉。”
“這兩位是印度佛教中守護神之一。”
“在古印度佛教當中,納迦泉水、井水、河流的守護神,有著行雲布雨的能力,可以給人們帶來豐收,但同時也能帶來災難。”
“所以在古時候的印度,印度人經常會去祭拜祂,希望能夠得到庇護。”
“而在印度神話中納迦與納吉也呈現出了交尾的形象描述,與伏羲女媧十分甚至九分的相似!”
“除此之外,在我國古代語言中——我國的女媧、古巴比倫的寧瑪、以及古印度的納迦在各地區古語的發音上極其的相似。”
“同樣的伏羲、恩基和納吉的發音也似極其相似!”
“那個時代,全球人的膚色不同,文化不儘相同,但關於宗教與信仰上卻超高度一致!”
“之前有人說,或許很久以前,全世界的人族,都有著一段神話時代;後來神靈們突然消失了,所以全世界的神話都高度一致。”
這個解釋,在該世界的網絡上廣為流傳,不少觀眾還是知曉的,甚至個彆人十分認可。
麵對鏡頭,他微微一笑,繼續反問了幾句。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們寧願相信人類的神秘的文化傳承起源於神話,也沒有選擇相信科學呢?”
“這高度一致的神話,有沒有可能就是集體潛意識的外在表現?”
“當一個人創造出了第一個神話故事然後在特定區域內廣為流傳;再然後!”
“突發性的——”
“全世界的人族都開始創造神話故事了呢?”
“這豈不是正好與【百猴效應】的實驗結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