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封對著祖廟靈位叩首三拜。
“大秦第三十八代後裔,趙氏嬴穎,參拜曆代先祖。”趙穎也是跪下叩首。
隨著兩人跪下。
在後麵。
趙啟,趙靈,還有趙封的一眾兒女們也是紛紛跪下。
哪怕年幼不知的,此刻也是學著他們的哥哥姐姐,有樣學樣。
“大秦第三十九代後裔,趙氏嬴啟。”
“大秦第三十九代後裔,趙氏嬴靈。”
“大秦第三十九代後裔,趙氏嬴武。”
……
“參見大秦曆代先祖!”
所有趙封的兒女都紛紛高呼道,聲音也是十分清脆。
“宗譜已入。”
“賜身份玉蝶。”韓非大聲道。
隻見眾宗族弟子手持玉蝶,先是來到了趙封的麵前,恭敬將玉蝶呈在了趙封的麵前。
“太子殿下,這是你的身份玉蝶。”
趙封接過玉蝶一看,就是一個玉佩,正麵為嬴,反麵為封。
象征著趙封的身份。
緊隨著。
趙穎,還有趙封的一眾子女都獲得了身份玉蝶。
“認祖歸宗禮畢。”
隨著身份玉蝶賜予後。
此番認祖歸宗大典也算禮畢了。
畢竟。
這一禮並沒有那般繁瑣。
趙封都已經封為太子了,這也是走一個過場。
“自今日起。”
“孤為趙氏嬴封。”
趙封轉過身,麵朝滿朝文武。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恭賀殿下認祖歸宗。”
滿朝文武紛紛高呼道。
“恭喜宿主溯源認祖歸宗,獎勵四階寶箱一個。”麵板此刻提示道。
“這竟然還有寶箱獎勵。”
“果然。”
“華夏認祖歸宗為大禮,或許這也是無形氣運加身了。”趙封心底暗想道。
此番。
他又有了兩個四階寶箱了。
“諸卿,前往朝議大殿議事吧。”嬴政開口道。
……
朝議大殿。
百官臨朝。
嬴政端坐王位。
趙封站在了階梯之上。
“諸卿。”
“國策施行如何了?”
嬴政目光落在了韓非等臣的身上。
四項國策施行,大秦國本。
這是關鍵。
“啟奏陛下。”
“經近月時,臣與諸位丞相府合力而為,已經研究出吾大秦新字的雛形,請陛下一閱。”
韓非拿出了一封布帛,上麵則是新研字。
“呈上來。”
嬴政一揮手。
一旁侍奉的寺人立刻快步走下去,恭敬呈奏。
趙高離開後,侍奉嬴政左右的寺人自然是重新選擇了,一個昔日被趙高針對的寺人,如今成為了後宮的中車府令。
當然。
這也是嬴政故意為之。
以此來清理趙高曾經在後宮安插的人。
效果不錯。
嬴政打開這布帛一看。
看著眼前的新字,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
“此字相比於我大秦的字,還有諸國的字更為簡單,而且與諸國之子相仿,凡我華夏族人識字的必可認出。”
“韓相費心了。”嬴政誇讚道。
“能夠得陛下與太子看重,讓臣開創新字,臣自當全力以赴。”
“此字合適,那臣就全力以赴開創,爭取在三個月內讓新字成型。”韓非立刻道。
“準。”
嬴政大手一揮。
“其餘諸卿呢?”嬴政又看向了其他重臣。
“啟奏陛下。”
“車同軌,有序進行,此事需各地官府律令,一步步施行。”
“行同倫,也在有序進行。”
“度量衡,如今吾大秦負責商貿,負責民間諸事的官吏已經逐步施行,正在統一吾大秦內的尺寸,重量,長短。”
李斯,尉繚等臣紛紛開口道。
“很好。”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
“天下書籍,天下銅鐵,兵器收繳如何了?”趙封出聲問道。
“回陛下,回太子。”
“此事臣已經傳達天下官府,以各方郡府,各方縣衙為部,收取天下書籍與兵器。”
“除此外。”
“還需各地軍隊助力,否則憑官府力量還不足。”韓非稟告道。
“國尉。”趙封開口道。
“臣在。”王翦立刻道。
“此事國尉多上心,如若在收繳書籍與銅鐵兵器過程有阻,國尉需調兵馳援便調兵。”
“四大國策,收取屬於與銅鐵關乎吾大秦國本。”
“不容有失。”
“如若有人反抗,重懲。”趙封冷冷道。
“臣領命。”王翦當即一拜。
“父皇。”
“兒臣還有一事。”趙封轉過頭看向了嬴政。
“封兒,你說。”嬴政微微一笑。
“隗狀已下獄,朝堂之上參與行刺諸官吏也是如此,朝堂群臣已有所缺,還需調任官吏。”
“除此外。”
“兒臣還要在新設一個上卿之位。”趙封說道。
“新設一個上卿?”
“此上卿,封兒是準備安排重任?”嬴政笑著問道。
“的確。”趙封點了點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兒臣要設的這一個上卿不僅僅是官位,更是主管一個職權。”
“此權名為工。”
嬴政點了點頭:“封兒,你繼續說,朕聽著。”
“神州分裂八百載,為何吾大秦能夠一統天下?”
“諸卿,可有所想?”趙封掃視朝堂一眼,問道。
“吾大秦變法有成,軍功製讓吾大秦子民人人皆有機會位極人臣,出人頭地。”
“哪怕如太子,昔日也是依軍功製而上,才能與大王相認。”李斯當即說道。
“軍功製是一部,讓吾大秦銳士勇往直前,悍不畏死。”
“但更為關鍵的是吾大秦的軍械兵器。”王翦思慮一刻後,大聲道。
“國尉之言,吾也認同。”
“或許這就是太子殿下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吾大秦兵器軍械相比於諸國,更利,更強。”
“弓箭射得更遠,矛更為鋒利,盾牌更為堅固,投石機也放的更遠。”韓非也讚同道。
“不錯。”
趙封點了點頭,繼而道:“孤要增設的這一部,便是主要負責工,負責器,不僅僅是吾大秦的軍械,更有關吾大秦的民生所用,乃至於造字,成書所用。”
“此責,此位。”
“需要一能臣。”
“諸卿可自薦,能力為先。”趙封緩緩開口道。
聞言!
朝堂之上不少大臣都帶著意動之色。
顯然。
這一個新設的上卿必然是重位,更是得到太子重點關注的。
當然。
被太子關注,如若做的不夠好,那必然是要受到懲處的。
這麼久了,朝臣自然也知道趙封這個太子的手段,這絕對不是什麼柔弱的。
所以想到這,許多朝臣就算有心,也是望而卻步了。
“啟奏太子。”
“臣倒是有一個人才舉薦,他極善工事,更善治理。”
蕭何此刻站了出來。
“誰?”趙封笑著問道。
“沙丘郡守,陳平。”
“他原在魏國出仕為官,臣看其能力不俗,故而在年前將之提至沙丘為郡守,對於他,臣還是有些了解的。”蕭何恭敬說道。
“沙丘。”
“倒還真的是吾大秦的福地。”
“一則養育了朕的封兒,二則給朕出了嚴兵,蕭何兩位人才,如今竟還有一人。”嬴政大笑著說道。
“陳平,曆史上劉邦的重要謀臣,掌軍械,讓漢軍軍械了得,原來此刻就已經現行了。”趙封心底暗道。
隨即。
“既是蕭卿舉薦,孤,自當用。”
“傳孤旨意。”
“召陳平入都,孤封他為上卿,主掌工事之權,不僅僅是軍械工事,更掌民事工事。”趙封沉聲道。
“臣領旨。”蕭何立刻道。
“除此外。”
“昭告天下。”
“廣發招賢令。”
“凡吾大秦子民,凡有一技之長者,能工巧匠,鑄兵器,知水利,識字斷文等,皆可入鹹陽,孤會親自審閱,擇才而用。”趙封又緊接著說道。
眾臣目光看向了嬴政。
“無需看朕。”
“朕再說一遍。”
“在大秦內,太子執掌一切軍政,太子的話便是朕的話。”
“太子的旨意便是朕的旨意。”
嬴政沉聲說道,帶著毋容置疑。
“臣等謹遵聖旨。”
群臣齊聲道。
“好了。”
“今天下初定,重中之重在於穩國本,定民生。”
“四項國策為本,諸卿還需合力而行。”
趙封對著滿朝交代道。
“謹遵太子旨意。”群臣高呼。
……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