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
新的大秦!
全新的時代!
鹹陽城內。
今夜燈火通明。
整個鹹陽城內都是張燈結彩,共慶新年。
每一家店鋪都是人聲鼎沸。
隨著大秦統禦神州,安定天下。
諸多國策施行,大秦子民皆是過得富足,手有餘錢,家有餘糧,隻要勤奮就不會再有餓死骨,不會再養不活家小。
如今。
大秦安定國內,鼓勵經商,鼓勵開設工坊。
神州已經迎來了大變。
隨著武道,仙道的推行,雖然隻有數月,但有關於武道仙道所需的資源,民間商賈眼光獨到的也在培育了。
比如靈草,藥材,諸多煉丹所需。
民間也是極大了培育。
因修煉之道,大秦也迎來了另一種革新。
“趙兄,聽聞你武道後天三重境了?”
“哈哈哈,僥幸,吾之根骨或許為上乘,修煉數月就已得武道之本啊,未來武道可期。”
“程兄,你仙道可入門了?”
“唉,我並無靈根,無法踏足仙道之路,隻能修煉武道。”
“彆喪氣,朝廷說了,無論武道還是仙道皆是通達長生之道,而且武道乃是太子獨創,更有成就。”
“自然如此。”
“如今武道仙道齊出,未來我大秦將會是爭鳴之勢,希望能夠抓住這機遇吧,一旦武道有成,未來必可出人頭地。”
“是啊。”
“陛下與太子仁德,恩澤天下萬民,吾等作為大秦子民,理當誓死效忠大秦,效忠陛下與太子。”
“自然。”
“不過,還是要好好掙錢啊,如若有靈藥靈草服用,對於武道更有促進。”
“是極……”
……
曾經的年關。
民間百姓們議論的自然是越來越安定富足的生活,高讚始皇與太子,而如今,嬴政與趙封的威望在整個神州更是達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嬴政被民間稱之為千古一帝。
後世之稱已然來到了這時代。
而趙封則是被稱之為千古第一太子,而且還有武祖之稱。
皇宮朝議大殿廣場之上。
今日更是格外的熱鬨。
朝堂百官以及其正妻嫡出家眷,九州三十六郡的州牧與郡守的正妻嫡出家眷。
皆得到了旨意,於皇宮內聚會。
皇宮內。
寺人們,宮女們忙碌不斷,一壺一壺的酒仙樓出品的精釀美酒送到了各個位置。
隨著趙封恢複身份歸於大秦,酒仙樓也從原本的民間酒樓成為了皇族產業,遍布天下,開設天下。
而真正的精釀也作為了皇族獨有。
廣場上。
許多大臣一一聚攏,帶著他們的家眷們交談著,十分的熱鬨,熱烈。
而在一邊。
扶蘇領著自己的妻,還有一雙子女在一旁。
無需爭奪那位置後,扶蘇也徹底放開了,與李斯之女完全在一起了,並且生下了一雙兒女。
原本曆史上注定悲劇的扶蘇在趙封出現後,也迎來了新的人生。
“二哥,許久未見了。”
“如今二哥也格外的不同了。”
“是啊。”
“以前二哥一身翩翩公子之氣,如今卻是帶著官威了。”
“哈哈,是啊。”
一眾皇族公子圍在了扶蘇的身邊,笑著調侃。
“五弟,七弟,九弟,你們還是老樣子,長大了還是這般。”
扶蘇溫和的笑著。
“如今我們無憂無慮,自然是保持本心。”
“如今我大秦真的是一變再變,大哥的能力太強了。”嬴高十分感慨敬畏的說道。
“是啊。”
“有大哥在,大秦的變化太大了,沒想到我們有朝一日也能夠走上尋仙長生之路,這一切都是大哥帶來的啊。”將閭也是一臉敬畏之色。
過去了這些年。
扶蘇都在外牧守一方了。
嬴政的諸多兒子也都長大了,年齡最小的都已經有十六七歲了。
如今他們也都紛紛在嬴政的安排下,入了官場,入了軍中效力。
“是啊。”
“大哥這些年給大秦帶來的改變太大了。”扶蘇也是十分敬畏的說道。
作為州牧,雖說不在鹹陽,而是鎮守於州府,可每一道旨意頒布,作為州府的扶蘇自然是第一批知道的。
國策施行。
仁德治民。
萬民歸附。
國強民盛。
曾經扶蘇心中最渴望的盛世如今在他父皇和大哥的手中開創了出來。
“二哥。”
“你在北疆可還好?”
嬴高關心的問道。
“很好。”
“治理一州之地,這是父皇和大哥給予的權柄,身處都城之外,更好的看到我大秦萬民。”
“能夠用自身能力造福一方,值。”扶蘇笑著說道。
看得出。
他對於自己擔任州牧的重任很是看重,也很是認同。
“二哥也終於能夠施展心中抱負了。”
眾多弟弟紛紛笑道。
這時候!
李斯緩步走來。
看到他來到。
眾多皇族公子紛紛站到了一邊。
“拜見嶽父。”
扶蘇立刻躬身對著李斯一拜。
“拜見父親。”
李柔也立刻一拜。
看到扶蘇與李柔,李斯臉上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以前。
李斯最為愧疚的就是自己女兒。
當初王命難違,讓自己女兒嫁給了扶蘇,而自己與王綰他們針鋒相對,讓自己女兒在扶蘇府中也是過得不好。
而現在一切都變了。
因為趙封的出現。
“起來吧。”
李斯笑了笑。
“嶽父。”
“今日扶蘇才剛剛歸來,沒有事先去拜會嶽父,還請嶽父恕罪。”扶蘇帶著一種歉意說道。
“拜會不拜會不重要,你好好對待柔兒才重要。”
李斯看著扶蘇說道,語氣裡也是帶著幾分敲打。
“請嶽父放心。”
“扶蘇絕不會辜負柔兒。”扶蘇轉過頭,溫柔的看著李柔。
“父親。”
“夫君他對女兒很好。”李柔也是立刻說道。
回過神來。
李柔連忙將身邊兩個小家夥帶過來。
“萍兒,安兒。”
“快拜見你們外祖父。”李柔道。
“拜見外祖父。”
兩個小家夥立刻行禮。
扶蘇一女一兒。
大的已經有了五歲,小的也有了三歲。
長女叫嬴萍,次子叫嬴安。
平安之意。
“好,好。”
看著自己兩個外孫,李斯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來。
“等明日你們回府,正好見見你大哥。”李斯笑著道。
“父親。”
“嫂子怎麼樣了?”李柔笑著問道。
“兩個小家夥也快一歲了,知道走路和叫人了。”
提及自己的孫兒,李斯那叫一個高興。
就在一年前。
自己兒媳婦生下了一對龍鳳雙生胎,福源深侯。
生產的那一日。
當今始皇帝,帝後。
還有太子,太子妃全部都到了。
並且嬴政還親自給兩個小家夥取了名字。
哥哥叫李成,妹妹叫李嵐。
此刻。
在外牧守的州牧與郡守歸都述職,自然是十分熱鬨。
許多交好的同僚也是很久未見,自然是相談甚歡。
好一陣後。
“陛下到。”
“帝後到。”
“太子到。”
“太子妃到。”
高喊聲響徹朝議廣場。
聞聲!
所有彙聚的大臣紛紛變得恭敬,麵朝廣場階梯之上。
“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帝後。”
“臣等參見太子,參見太子妃。”
廣場上,百官以及他們的家眷高呼聲不斷。
在朝臣家眷的高呼聲下。
嬴政牽著夏冬兒。
趙封牽著王嫣。
緩緩自大殿內走來,來到了階梯之上。
“諸卿平身。”
嬴政笑了笑,一抬手。
“今日是年關,朝堂百官,諸位上將軍,大營主將,九州州牧,三十六郡郡守,皆是聚於鹹陽。”
“一則是諸卿很久未曾歸於都城,二則是孤與父皇要犒賞諸卿為國儘忠之功。”
趙封也是一笑,大聲說道。
“臣等謝陛下隆恩。”
“臣等謝太子隆恩。”
群臣齊聲高呼道。
“好了。”
“都落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