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
等等……
現在南宋的皇帝是趙構吧,他可是曆史上有名的太監皇帝啊!
趙構當然不是一開始就是太監的,他之前也是非常正常的男人,不過某一天正在行宮裡和嬪妃嘿咻的時候,外麵的太監慌慌張張闖進來告訴他金國的大軍已經離這裡隻有幾十裡路了,趙構嚇得魂飛魄散,當時就萎了,慌忙帶著眾人逃命。
後麵金兀術帶領帶領十萬鐵騎追,趙構則在前麵拚命跑,最終一直跑到海邊坐船出海了,方才驚魂甫定,這就是後世著名的搜山檢海捉趙構。
後來在各方勤王軍的努力下,終於打退了金兀術,南宋的局勢也才勉強安定下來。
可是趙構因為這次事件的驚嚇,再也不能行人事了,加上兒子早夭,最後不得不領養了宗室的兒子作太子,從此宋朝的帝係終於從太宗趙光義一脈重新回到了太祖趙匡胤一脈手中,有人說這是當年燭光斧影,報應不爽,老天還了趙匡胤一個公道,此乃另話,暫且不表。
宋青書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因為他那個年代信息爆炸,史料非常豐富,再加上宋朝早已滅亡,沒什麼值得避諱的,所以清楚趙構早已不舉的事實。
可是在這個世界呆了不短的時間,宋青書發現沒人知道這個事情,不過一想也是,皇帝不能人道,又沒有子嗣,若是傳揚出去,稍不注意就會動搖國本,因此這件事想必是南宋的最高機密,隻有少數幾人才知道內情。
吳三桂這次明顯打錯了算盤,想憑借女兒的天姿國色去討趙構歡心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結果卻是傻乎乎地將女兒送到宮裡守活寡。
儘管趙構已成太監,宋青書對這件事依然有些不爽,也不知道東方暮雪是怎麼搞得,居然出了這麼大的紕漏,下次回燕京城的時候,要好好打一下她的屁股。
不過一想到東方暮雪那孤傲的樣子,宋青書就打了個寒顫,想打她的屁股,真是自尋死路。
儘管以宋青書今時今日的武功已不在東方暮雪之下,更何況她還有傷在身,更不可能是他對手了,可是宋青書在她麵前,總是有些發怵,也許是對當年被她追殺的情景實在太過印象深刻,讓他潛意識裡不敢對她用出平日裡欺負其他女人那些無賴手段。
宋青書也意識到這點,男人的自尊讓他知道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哼,下次一定要讓她好看,方才能一振夫綱!”
隻聽得下麵的韓侂胄繼續說道:“如今滿清外有蒙古壓境,內有三藩之亂,山東又被金蛇營占據,早已是行將就木,日薄西山,李大人還是早作打算為宜啊。”
李可秀麵露猶豫之色,良久過後仿佛下定了極大決心一般:“好,我可以歸順大宋,不過在我一家老小沒有安全被救出來之前,我不會公然改旗易幟,還望韓相理解。”
韓侂胄點點頭:“這沒問題,我回臨安後會立刻安排人營救大人一家老小,不過一旦他們被安全救出來,李大人必須立刻表明身份,與滿清劃清界限。”
“可以。”李可秀也回答得很乾脆,“不過這期間需要大宋提供我軍糧餉軍費,以示誠意,如今金蛇營占據山東,漕運已經被攔腰切斷,我們已經沒法得到清廷的物資補充。”
韓侂胄眼睛一眯,南宋開國初年,各路軍閥領著朝廷的錢糧,卻沒少乾出工不出力的事情,也不知道這李可秀是不是趁機騙取朝廷的糧餉,畢竟江淮之地素來富足,他就不信李可秀真到了缺糧斷餉的地步。
如今征戰連年,朝廷各處都需要用到錢糧,而李可秀麾下有十萬兵馬,這支軍隊的糧餉軍費,絕不是個小數目,朝廷供應起來恐怕有些吃力。
不過如今當務之急是將李可秀拉攏過來,等他改旗易幟再無退路之後,朝廷有的是辦法慢慢收拾他……
韓侂胄很快便有了主意:“糧餉的事情絕對沒問題,我回去複命過後就可以籌備這件事。不過這筆錢糧不是小數目,到時候朝中三司、禦史台肯定會提出質疑,為了儘可能地減少阻力,所以還需要李大人表明一下心跡,我也好在朝廷給大人說話。”
李可秀心中冷笑,這是要投名狀來了,不過這早已在他預料當中,不慌不忙地問道:“不知道我該如何表明心跡?”
韓侂胄微微一笑,起身踱步說道:“因為皇上子嗣不旺,所以太後今年頒下懿旨,要擴充宮中妃嬪,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也自當為太後她老人家分憂。聽聞李大人有個女兒,年方二八,生得貌美如花,正是個大好機緣。”
李可秀臉色一變,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投名狀了,自己的女兒入宮當了皇帝妃子,自然就和南宋朝廷綁在了一輛戰車上,他們也不虞自己會有異心了。隻不過沅芷那丫頭,早已被自己養得無法無天,未必會同意這門婚事啊。
屋頂上的宋青書聽得鬱悶不已,心想趙構一個太監娶那麼多老婆乾嘛,娶回去放在宮裡當擺設麼?
阿珂的事情自己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還想打李沅芷的主意?哼,若是不把你們這樁買賣攪黃了,又怎麼對得起那丫頭和我的交情?
見李可秀沉默不語,韓侂胄繼續說道:“李大人應該知道當年靖康之難,敝國二聖北狩,同行的還有當今聖上的發妻邢氏,為了紀念她,皇上登基後再也沒有立過皇後。直到前些年聽聞邢皇後在金國已經薨了,再加上太後和諸位大臣勸說,皇上終於動了重新立後的心思,決定在這次的妃嬪中選一合適之人立為新的皇後。李大人的千金才貌雙全,再加上家世非凡,被選中的機會很大,此等天賜良機,李大人萬萬不要錯過為好。”
這一番話說的李可秀也心動起來,若是女兒成了南宋皇後,那自己就成了國丈,日後在南宋地位自然非同凡響,而自己一直擔心投降後可能遇到的那些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李可秀畢竟是一方霸主,不可能這麼輕易就被這塊大餅給忽悠住,很快就意識到盯著這皇後寶座的絕非自己一人,南宋那些豪門千金暫且不說,就是吳三桂的女兒,相傳有天人之姿,再加上吳三桂的勢力尚在自己之上,沅芷未必爭得過她。
不過這個餌太過誘人,儘管李可秀知道事情沒那麼容易,同樣還是心動不已:“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隻不過此事關係重大,我還需要回去考慮一下。”
韓侂胄知道這種事情沒那麼快能決定下來,也不以為意:“這是自然,李大人儘管回去考慮,不過今天玉清觀鬨了這麼一出,各方都會把注意力轉向這邊,大人還是早作決定為好。”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