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梟雄!
聽著庫克圖的回答,蘇泰抱拳表示感謝,而後在庫克圖的注視下,轉身離去。
目送蘇泰離去,庫克圖目光閃動,心裡已經有幾分忌憚,但轉念一想,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蘇泰的前後變化,的確讓庫克圖有些震驚,甚至是忌憚,但隻要他布局周密,甭管蘇泰如何變化,終究逃脫不了他的掌心。
怎麼說他也是背靠榮國,如今加上蘇泰的寧州東部,以及燕州的三分之一,就地盤而言,雖不至於和蘇哲相當,但也算是接替了蘇泰的部分趙涼國。
加上本身有軍隊駐紮,隻要給他時間,他完全可以在大涼境內紮根。
到時候榮國大軍,完全可以借助他拿下的地盤,如此輕而易舉的南下,趁勢不費吹灰之力可以橫掃大涼境內任何一方勢力。
現在把蘇泰送過去,蘇哲與蘇泰之間定會暗中相鬥,特彆還是在蘇哲的地盤上,更讓蘇哲無法分心關注他。
庫克圖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默默鞏固占領的地盤,加上背後的榮國,怎麼說庫克圖都拿了必勝的好牌。
這要是一手好牌打稀爛,庫克圖都不用活了。
想到這裡,對蘇泰所謂的忌憚,庫克圖不怎麼在乎了,有時候想想,或許還是他想多了。
送走了蘇哲,庫克圖接手了寧州東部,與此同時,燕州南部的北傾郡城,交接工作也差不多結束了。
此時的城門外,大軍已經集結待命,隨時準備出發,城門口,有著人影彙聚。
蘇祁安、蘇康、孟天祥、霍風、童戰、蘇勇等等,他們皆在其中。
一看就是送行的,交接工作結束後,北傾郡城依舊由孟天祥主政,下麵幾縣的官員,基本不變。
差不多是整體直接劃分,隻不過由先前的自立,劃給蘇康所管。
這種管算是一種名義上的管,給了北傾郡城相當大的自主權,除了定期要繳納各種賦稅,境內的政務需要抄錄一份給蘇康,以及境內會駐紮少部分軍隊外。
其餘的基本都有孟天祥自行解決,可以說隻要沒有太大問題,蘇康基本是不乾預的。
這條件著實相當優惠,基本上北傾郡城和自治沒多大區彆,就是一種名義隸屬。
境內也可保留部分的軍隊,叫自衛隊,人數不超過五千,這些人悉數聽從孟天祥的指令。
可以說,孟天祥手中不僅有主管一方的政權,更握有軍權,這放在其他郡守是不敢想象的。
之所以給了如此豐厚條件,主要還是北傾郡城自身的努力,憑借一己之力就像個釘子,硬生生的釘在兩州邊界,一動不動,一直等到援軍而來。
這些蘇康都看在眼裡,他能得到燕州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出力還是北傾郡城,就算不看蘇祁安的麵子,就孟天祥的表現也值得了。
當然這隻是一方麵,蘇康還有另外一方麵考量,隨著接受蘇泰的趙涼國的大部分,他的地盤,得到了成倍的擴張。
除了越、東二州,加上趙州,以及燕州的三分之一,就地盤而言,蘇康反而成了三方中,地盤最大的。
而且又與南州達成攻守同盟,其實力之強不言而喻,地盤的擴張太快,在某些時候並非是好事。
打下地盤很容易,守又是另外一回事,特彆還是一路向北,越過了南方,直接到了北方,南北之間地域廣袤,想要自己的人手悉數控製,注定有些力所難及。
畢竟剛經曆過一場大戰,蘇康手中的兵力沒有那麼多,而且又要分散,還是橫跨南北,一旦有事,相互間很難支援。
所以,為了地盤的穩定,蘇康這才將燕州的部分,給予一定的自治,至於趙州,已經讓手下軍隊入駐,按照計劃,正在緩緩的推進控製。
隻要能控製趙州,他的地盤才能更加穩定,才能進行下一步行動。
孟天祥站在城門,帶著手下官員,恭送蘇祁安、蘇康二人。
他看著蘇祁安身後的霍風道,“霍兄,王爺的安全就看你了,一定要保護好王爺。”
“孟兄放心,我等兄弟誓死保護王爺。”霍風抱拳回應著。
身邊的蘇康看著,沒有任何不滿,相反心裡鬆了一口氣。
按照交接打算,霍風的反抗軍是要留下來的,但在蘇祁安的提議下,由他悉數帶走,隻留下五千人,留作孟天祥的自衛隊。
這提議,蘇康自然不反對,反而很支持,北傾郡城雖然有很大的自主權,但不代表著可以肆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