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州科舉的消息傳出,很快,蘇哲、蘇康也兩方也傳出消息,他二人也要重開科舉。
二人的舉動,蘇祁安並沒有抨擊,反而表示歡迎,甚至表示要是二位信得過他,三方可以聯合舉辦這次科舉。
隻是蘇祁安的這個請求,並沒有得到回應,蘇祁安並不感到意外,他三方割據大涼,誰沒有自己的小心思。
哪怕蘇祁安和蘇康二人合作,但還是保持對方的戒備,三方聯合科舉,隻能說是妄談,這點蘇祁安也明白。
之所以這麼說,無非表明自己態度,並非有心聯合。
所以,因為蘇祁安重開科舉一事,引發的轟動,最終以三方各自舉辦科舉而化解。
能在大涼地界,看到三方同時舉辦科舉,也是一件奇聞,隻可惜這事各州百姓無法親眼目睹。
但轉過頭來想,就算給各州百姓這個圍觀的機會,怕也不會去,畢竟,他們都忙著參加各方的科舉做準備呢。
相比較蘇哲、蘇康的重開科舉,最熱鬨的還得看蘇祁安這方,怎麼說這事是蘇祁安首提的,而且準備的時間充足,給了一個月的時間,而另外兩方,隻是為了跟蘇祁安爭鬥,時間上隻有半個月。
彆小看半個月,就準備工作,製定各種具體細節,都得用時間,在這種緊趕慢趕下,蘇哲、蘇泰的重開科舉,多少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對這些,蘇祁安根本不在意,此時的他,將重開科舉的事交給羅清遠、林苑之後,便離開了州府。
倒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是得到了通知,去了西甘邊境一趟。
在科舉舉辦之前,羅清遠、林苑之有個出兵蒙州的計劃,當時被蘇祁安縮小規模進行著。
而半個多月的時間,出兵蒙州的甘州兵,有了事情的眉目,很快傳回了消息。
紙條上隻寫了一句話,“戰事有變,請王爺前來邊境一敘。”
蘇祁安這才馬不停蹄的朝著二州邊境趕去。
在直屬隊的保護下,蘇祁安等人抵達了邊境的一個鄉鎮。
這個鄉鎮是軍機司在邊境的聯絡點,主要任務是處理一些突發的情況,自己拿不定主意,需要蘇祁安的意見,同時為了防止消息走漏,必須當麵詳談才設置的。
像這樣的聯絡點鄉鎮,在邊境不多,隻有兩三個,而且極其隱蔽,也是高度保密。
除非是有重大的事情,發生了變動,自己無法拿主意,才會啟用。
能讓王震山、謝蒼二人都拿不定主意,想必肯定有什麼重大發現,或是變故。
蘇祁安前腳來到聯絡點的鄉鎮,後腳片刻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在經過直屬隊的層層檢查下,最終有一人被帶到蘇祁安麵前。
此人頭戴鬥笠,身材魁梧,穿著黑衣,給人一種強烈的殺伐氣息。
在涼亭見到蘇祁安,此人摘下自己的鬥笠,當即下跪行禮。
“屬下陳彬,見過王爺。”
蘇祁安微微點頭,示意起身,問道,“你是歸屬甘山軍的哪一軍?為何隻有你前來?”
陳彬起身,回答道,“回王爺,屬下乃甘山二軍,宋彪軍長所屬,現在二軍一師騎兵團擔任團長一職。”
“這是宋軍長讓屬下交給王爺的信,軍長說了,看了信王爺就知道了。”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封信,蘇祁安接過打開,掃視著。
信上大概意思說,因宋彪的二軍擔任了此次試探蒙州的任務,與王震山、謝蒼上了前線的邊境,後麵發現了一些變故,無法抽身,這才派出陳彬前來彙報,請蘇祁安諒解。
看著這封信,蘇祁安微微點頭,示意陳彬坐下,臉色稍微緩和一些。
在聽到陳彬自報家門,蘇祁安對此人的身份基本上是相信。
對陳彬這個名字,他有過耳聞,是宋彪在之前的戰鬥中,發現的一個人才,被宋彪看中,直接從一個斥候班長升到了騎兵的營長。
到後麵將宋彪、二猛劃分到甘州軍,成立了甘州三軍,宋彪的那個師,成了甘州二軍,這個陳彬,就成了他軍中的騎兵團長。
此人能夠坐上騎兵團長位置,不是靠著溜須拍馬上去的,而是一步一步打上去的,在三州報上來的戰鬥英雄中,陳彬的名字赫然在列。
對他的戰鬥事跡,蘇祁安還是了解的,率領一個營的騎兵,突進蒙州境內,燒毀榮兵糧倉,在千名榮兵的圍追堵截下,非但沒有身死,反而在殺了百十來人後,順利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