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對楊兆龍的心理分析,基本上得到了藤原三人的讚同,雖然他們不是涼人,但和涼人打交道不少,對如今大涼錯綜複雜的局勢,還是很了解的。
如果按照劉闖所說,楊兆龍會在後麵的一戰,擺擺樣子,出手放水,那他們的壓力的確減輕很多。
而用兩萬的海盜土匪之流,去鉗製東部軍,也確實對他們的整體兵力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還適當的發揮了這支不入流的軍隊價值。
解決了這個麻煩,即便是山下、井上二人,對劉闖在不滿意,心裡也無話可說。
原本是一個緊繃的局勢,就這樣輕飄飄的被劉闖化解,此人的確有些能力。
看著三人的沉默,劉闖繼續道,“既然楊兆龍的腦子有病,執意要對我們聯軍下狠手,大不了就是損失了兩萬的炮灰而已,如今在繼續兵犯,憑借藤原大帥的實力,還是能夠阻擋的,以本都督對東部軍的了解,是絕不可能孤軍深入,所以,東部軍的出兵,總的來說,隻要我們布置得當,便不成大礙。”
藤原點頭,目光打量著沙盤,輕聲道,“北部東部軍的問題解決,這不是個大問題,敢問劉都督如何對付永川王,這才是重頭戲,還請不吝賜教。”
“接下來很簡單,你我兵分兩路,藤原大帥依舊帶著手下兵士,繼續圍攻海州城,而本都督則是帶著另外一半的人馬,直撲東湖之地。”
“水陸兩軍同時進發,通過東湖之後,直接插入後方的東州城,這樣一來,你我雙方同時攻打兩座州城,即便永川王實力在強,麵對兩座州城同時遭遇攻擊,也會感到巨大壓力,一時難以招架。”
“而且此次本都督會不惜全力,務必拿下整個東湖,到那時,以永川王的算計,肯定會將重心放在我這邊,起碼出動的兵力得七八萬人。”
“這已經相當是永川王一半的人馬,剩下的一半,防線起碼得留三萬,而海州城的兵力,約莫和大帥的相差無幾,在這種情況下,大帥的壓力會減少許多。”
“到時,拿下海州城,對大帥來說,應該問題不大吧。”
劉闖的淡淡講述,看的三人臉龐都是帶著驚色,三人有想過劉闖這次前來,肯定會有大動作,沒想到這個動作來的實在有些大。
不僅選中了東湖這塊險地,作為自己的主戰場,同時將自己所有的人馬全部放在此地,為的就是吸引永川王近乎一半的人馬。
這麼做,反而東湖之地成了主戰場,海州城的壓力則是減少了很多。
不得不說,這個劉闖還真有魄力,一點後路不給自己留,可以遇見日後的東湖,肯定會爆發一場慘烈的大戰,而且還是水陸兩軍的聯合作戰,想想都覺得可怕。
藤原目光閃動,看著沙盤上東湖地界,似乎想到什麼,輕聲道。
“劉都督如此魄力,讓本帥深感佩服,但即便永川王抽調了一半的人馬,去了東湖,可海州城依舊有他坐鎮,此人本就足智多謀,真要與他對戰,海州城的壓力,沒那麼輕鬆啊。”
藤原的意思很明顯,對他來講,他寧願與大批的敵軍交戰,也不願和蘇祁安此人正麵交鋒。
經曆了多次的交手,此人的狡猾、足智多謀,讓他多少有些應付不來,如果想把拿下海州城的希望,放在他身上,多少有些不現實。
劉闖也沒有戳穿,反而十分理解藤原,他點頭道。
“對永川王的了解,我比你清楚,這次支援,本都督的目標就是永川王,放心東湖一戰,永川王鐵定會南下坐鎮。”
“畢竟,他的七萬人,一多半都是新兵,如果他如此不在乎,本都督會給他一個教訓,彆看東湖遠離海州城,可一旦突破,便能直達後方的東州城,相比較前者,蘇祁安更重視後者的東州城。”
“所以,東湖一戰的動靜指定小不了,一旦局勢不利,永川王鐵定會南下,這點本都督保證。”
這話可不是劉闖的吹牛,而是對蘇祁安多年的了解下的肯定。
蘇祁安來東州有太長時間,無論是之前與越王的戰鬥,又或者是倭寇的交手,這個東湖遲遲沒有波及,看似暫時用不到,實則是蘇祁安在等待合適時機。
如果一開始對東湖就很重視,所有人的目光都會彙聚於此,因此,為了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東湖基本上不會出現在東州高層的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