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闖倒地的屍體,五人都沒有交流太多,瞬間達成了共識,將劉闖的屍體好生收斂、安葬,而後會通知越王方麵,告知安葬地點。
雖然雙方爭鬥你死我活,但同為將領,劉闖替手下兵士所做的行為,足夠配得上他的職位,也稱得上是越王的左膀右臂。
將劉闖的後事安排後,對於四散潰逃的殘兵,他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並未趕儘殺絕,隻要將他們擊潰就行,至於能否逃回越州,就看他們的造化。
這不是他們的心慈手軟,而是事先蘇祁安在行動前,對五人的告知。
他們的腦海始終回蕩著蘇祁安對他們的囑咐。“無論是越王還是趙皇,又或者先前死去的晉皇,這隻是屬於王與王之間的內鬥,至於下麵的基層兵士,大部分都是聽命行事,上了戰場,該付的代價也付了,沒必要把事情徹底做絕,怎麼說,都是涼人,在怎麼打,都是上麵的事,下麵的人,罪不至死。”
就是這番叮囑,讓五人牢記,他們好歹也經曆過大小戰事無數,也知道蘇祁安這麼做的眼光長遠。
說直白的,大涼內部的分裂,戰爭,是上層的你死我活,不至於牽累下麵的人,如果把事做絕,逢敵就殺,徹底斬儘殺絕,和那些倭寇畜生有什麼區彆。
真要這麼做了,敢保證,日後不僅無兵可征不說,最後打到越王的老巢,想拿下越州,絕對不可能,而且還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無論是越王還是北邊的趙皇,心裡都巴不得蘇祁安每攻克一州,便大肆屠戮,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凝聚控製各州的百姓。
憑借他們的口舌,在加上蘇祁安所做的罪惡之事,彆說統一大涼,恐怕打到對方老巢都很困難。
這樣的蠢事,蘇祁安可不會傻乎乎的犯。
如今東湖戰事結束,北邊的防線之戰也已結束,現在就剩下南邊不到百裡距離的顧華三人的對戰。
根據他們得知的消息,周泰距離他們最多隻有四五十裡,如果出兵,還是能夠追的上周泰,而後與顧華三人配合,合圍周泰,將他一網打儘。
五人心裡都有這個念頭,但並未這麼做,他們知道一句話,過猶不及,彆把人給逼急了,真要逼急了,兔子還要咬人。
更重要的是,他們目前的兵力嚴重不足,經曆了東湖一戰,彆看殲滅了田榮的水師,擊潰了劉闖的大軍,但他們自身的傷亡也很大。
加上童戰帶來的三萬援軍,共計六萬人,打到戰事結束,隻剩下兩萬左右,傷亡超過三分之二。
這要是繼續南下,馬不停蹄的支援,即便殲滅了周泰的大軍,那他們的人,多半也是所剩無幾了。
能夠把劉闖給擊潰,破了他的東湖之局,這已經是天大的勝利,至於在出兵追擊周泰,這事還是交給顧華三人吧。
看著周泰領兵的方向,是撤走的意思,以他們對周泰的了解,能夠以一敵三的情況下,打的遊刃有餘。
這時候在撤軍,即便是三人合力,想要留住周泰,怕是很困難,能夠讓他損兵折將,就已經是大勝利了。
現在的童戰五人,要做的就是迅速打掃戰場,而後率領軍隊撤回防線和東州城。
經曆這一戰,這活下來的兩萬人,即便是新兵,也在層層的磨煉下,成長為老兵,這可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在加上一些傷亡,隻要給予時間調整修養,等恢複過來,又能發揮更強的戰力。
五人之前雖然有些莽撞,但經過蘇祁安的教導,也知道暫時的後撤,是為了日後更大的勝利。
在將戰場打掃的差不多後,五人與湖上的王九彙合,而後以最快的速度,撤回防線和東州城。
至於東湖,誰愛要誰要。
東湖隻是一處戰場,至於派兵拿下,不好意思,需要很多的兵力,而且防線會拉長很多,後勤都是大麻煩。
在未徹底拿下整個東州前,誰占領東湖,隻會給自己增添無用的麻煩,隻要頭腦清楚,都知道怎麼做。
隨著童戰等人的撤離,反觀和顧華、周泰雙方,打的最激烈的戰場,終於在過了半個時辰左右,也是到了尾聲。
不得不說周泰在指揮打仗上,是一把好手,其實力比劉闖強上數倍,在又付出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後,周泰終於帶著他的兵,撕開了口子,逃出了包圍圈。
而後在兵士交替掩護下,揚長而去。
看著周泰的斷後的後衛軍隊,基本上和追擊的先鋒軍隊分開後,顧華也是很及時的下達了停止追擊的命令。
兵士沒有任何的不滿,立刻停下了腳步,看著已經漸漸遠去逃離的敵軍。
隻有和周泰指揮的軍隊交手,才知道周泰為何會被越王如此倚重,說他是人才都有些小覷了,是完全的大才。
彆的不說,就眼前這支明明同一批的水陸聯軍,在之前趙甲、於魁手裡,和最後落到周泰手中,其實力完全判若兩彆,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