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昭和仁川前半句還能讓眾將出聲回答,那後半句的發問,一下子讓眾將沉默不語。
對這問題,他們還真沒有細細深究,完全憑借一腔憤怒,就要出兵報仇。
看著被問的啞口無言的眾將,昭和仁川繼續道。
“朕理解諸將的心情,但要是連個應對方案都沒有,光想著一股腦的往前衝,你們的下場,並不會比藤原好太多。”
“你們身死倒無所謂,可想過我扶桑的勇士,隨你們白白赴死嗎?是想徹底葬送我扶桑精銳的性命。”
“末將不敢,末將隻是太仇恨蘇祁安了,想我扶桑也是一方霸主,竟被一個小小的永川王,給欺辱這樣,屬下真的很不甘心啊。”
“陛下,就算我們沒有出兵的部署,但大涼早就不是所謂的天朝上國了,連北邊的榮人,都要插手,這樣的好機會,我們扶桑怎能放過。”
“還請陛下不要錯失良機,要是等大涼內亂結束,再想出兵,怕就難了。”
眾將的誠懇,昭和仁川自然明白,他輕聲道,“朕知道諸將的心情,但眼下絕非出兵好時機,如今越王已死,整個大涼南方,算是被蘇祁安給平定,如果這時候出兵,時間上起碼得耗時月餘,對蘇祁安來說,一個月的時間,足夠他休整兵馬。”
“那時,即便我們大軍壓境,也是疲憊之師,而蘇祁安卻是休整結束,完全是以逸待勞,這對我們來說很不利。”
“至於你們想和趙皇合作,奉勸死了這條心,前者我們出兵十萬,與越王合作,結果是什麼?十萬勇士玉碎,就連越王自己都難逃一死。”
“趙皇背靠榮人,你覺得他不會把我們暗中出賣?畢竟,損人利己這樣的事,趙皇可是沒少做的。”
昭和仁川直接點出的看法,聽的眾人再度沉默,從某方麵來說,這並非不可能。
以他們對涼人的了解,特彆是幾位皇子,那心眼多的讓人防不勝防,如果真的和趙皇合作,說不定自己又成了他人手中的刀,用完了,就直接丟掉了。
十萬玉碎的勇士,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
陳述的利弊他們聽得懂,可要是什麼都不做,就這樣眼睜睜的把這口氣咽下去,他們實在不甘心。
眾將抬頭,看著昭和仁川,這時一旁一直沒有開口的德康介,卻是淡淡道。
“吃了虧,吃了敗仗無妨,但就怕沒有腦子,隻知道猛打猛衝,連一點委屈都受不住,這樣的人,怎能擔任我扶桑軍隊的統帥,怎能指揮日後的反攻。”
“涼人有句老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隻是前半句,後半句是成大事者要沉得住氣。”
“十萬勇士玉碎的一仗,我希望你們能夠記住,記住為何會失敗,回去給我重新複盤,必須要總結經驗,並且通報全軍。”
“隻有這樣,你們才能記得住教訓,至於這個虧,不咽也的咽,打仗哪有長勝不敗?你們現在的任務,不是想著如何反攻回去,而是給我把蘇祁安吃透,如果還輕視自己的對手,就算日後有反攻之時,你們也彆想帶兵指揮。”
德康介的一番訓斥,聽的眾將皆是重重點頭,他們能夠聽出這位國師,敢說出這般話,想必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至於怎麼做,就不是他們能夠知道的,唯一要明白的,就是按照德康介的命令執行,他們期待日後反攻之時。
隨即,眾將起身,對著昭和仁川、德康介鄭重一拜,而後轉身離去。
眾將的離去,昭和仁川開口道,“還得是老師啊,幾番話就將他們給說服了,想必老師心裡已經有了一些答案吧。”
德康介點頭,輕聲道,“十萬勇士玉碎,讓我思考了半日,涼人不可信,所以,無論是蘇祁安也好還是蘇泰也罷,我們絕不能與他們合作。”
“我們要做的,就是徹底的將涼人打服,殺到涼人對我們膽寒,這次吃的虧,必須吃下去,要是轉化的好,能夠給我們勇士提升戰力。”
“至於內亂的大涼,我們能做的,就是坐山觀虎鬥,雖然越王已經死了,但趙皇還在,以蘇祁安和蘇泰的性子,他二人之間勢必要有一戰,而我們什麼也不做,默默的積蓄發展力量,待二人分出勝負,便是我們出兵之時。”
昭和仁川目光閃動,如果是外人,肯定會有些不解,怎麼看,出兵最好時機,應該是趁著蘇祁安、蘇泰爭鬥僵持,在背後捅刀才是上策。
可德康介卻是要等二人分出勝負,在出手,這多少,有些太吃虧了。
但昭和仁川可不是普通人,自然聽出了德康介的弦外之音,輕聲道。
“老師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趁著二人相爭,和北方的榮國溝通,待戰事結束,我們配合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