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祁安目光閃動,他沉思了一會,而後道,“跟楚老、羅老說一下,本王待會就去回一回這位榮人使節。”
得令的手下點頭,隨即轉身離去。
蘇祁安身邊的三女,也在思考著,她們不擔心蘇祁安見嚴路會有什麼安全問題。
畢竟,這裡是西州城,整個和談的大殿內外,早就被大批的禁軍給包圍,就算嚴路想搞事,根本沒有出手的可能。
和談一事,也過了兩三日,如今點名要見蘇祁安,勢必藏著什麼事。
她們心裡也是和蘇祁安這般想法,見一麵未嘗不可,正好看看這個嚴路,有什麼底氣,不惜冒著使節團一行人有身死的可能,執意要見蘇祁安。
三女對視一樣,跟蘇祁安整理換好了衣服,跟隨蘇祁安一起出了永川王府。
雖然她們不會親自進入和談的殿內,但也能在外麵聽的清楚。
隨著四人朝著和談的大殿走去,與此同時,遠在東部的東州境內。
更準確說,是趙東二州的邊境範圍,有一隊斥候巡視著。
這隊斥候是來自東州軍團的,自從收到蘇祁安給各州軍團提高警惕的命令後,他們的副軍團長孟天祥、方敬之二人,直接將防禦警戒提高到最高。
除了各郡縣駐紮的軍隊提高了戒備,對外,更是派出了多輪的偵查斥候,關注著邊境的動態。
而這一支斥候小隊,則是其中一支,按照既定的路線,他們應該在往前走一段路,就得返回,回去與後麵的斥候交班。
可順著他們的路線看去,抵達了調頭的路後,並未返回,反而加快速度,往前衝了出去。
按照軍法,這是嚴重違背軍令的,是要受到重罰的,可這支小隊並沒有停下的意思,依舊不斷的朝著前方衝去。
看他們的方向,是直奔前方邊境,這支斥候小隊並非是想叛逃,而是想更深入偵查。
得到蘇祁安的命令後,他們的確是提高了警惕,增加了巡視的力度,可一段時間下來,根本沒有半點危險。
哪怕是最容易爆發戰事的邊境,也是十分安靜,一點對方要打進來的苗頭都沒有。
在這種巡視下,這讓一些斥候小隊,多少有些不甘心。
畢竟,整日整日按照既定路線巡視,根本沒有發現什麼情況,真想搞清楚敵軍有什麼動向,就得孤軍深入。
雖然這種做法,很冒險,也違背了軍紀,可一想到要是能替軍團真發現什麼,可就立了大功,起碼能讓軍團占據主動,真要開戰,沒那麼被動。
正是在斥候隊長的這番激勵下,手下兵士方才躍躍欲試,在隊長的帶領下,朝著邊境的方向而去。
這支小隊一路往前,就在即將踏入趙州邊境,他們迅速勒住馬頭,減緩速度停了下來,而後在隊長的帶領下,將戰馬藏在一旁的密林內,小隊兵士則是徒步朝著前方而去。
他們可不是這般光明正大的潛入趙州,而是要去往一座斷壁的懸崖。
這座懸崖就在密林的前方,它有一個特彆之處,就在於它的高度恰好能夠俯視趙州境內的平原。
一眼看去,基本能看個大概,但凡敵軍有什麼動作,都能儘收眼底,隻要能讓他們看一眼,就能確定敵軍是不是有大動作。
斥候小隊很小心的往前走著,這片密林不深,很快被他們穿了出來,在他們的前方是一截光禿禿的崖壁。
斥候小隊第一時間直接爬山下來,而後躡手躡腳的朝著前方緩緩爬去。
經過一番折騰,小隊斥候終於來到了崖壁前,他們滿懷期待的伸出自己的腦袋,朝著前方看去。
但結果卻讓人失望,眼前的平原,能夠看見趙州境內的邊城、鄉鎮,但一眼看去,並未有任何敵軍出動的跡象,反而十分平靜。
也就是說,他們費的這番功夫,應該是白費了,東部軍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思,他們的王可能是多想了。
看著這幕的手下,也是忍不住抱怨,“哎,還以為會有什麼大發現,現在看來是我們多慮了,這趟看來是白跑了。”
“可不是,這次回去少不了一頓軍棍的,隊長,彆看了,我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