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早年的精明能乾,反而沉迷享樂,基本很少處理政務,建立內閣,由楚國公等幾位一品國公主持朝政。」
「可惜,楚國公年歲已高,怕是用不了幾年,就得退休,到那時,內閣怕是會亂不少。」
文宣說著,隨即搖搖頭,沒有再多說什麼。
蘇祁安的臉色凝重,他能感受到朝堂暗藏的危機。
也難怪楚國公,會被針對,畢竟,他是內閣第一宰輔,這般權利地位,放做誰,都會心生嫉妒。
哪怕後麵的鄭國公、趙國公、陳國公等同為一品國公,但和擁有絕對權利的楚國公麵前,還是差之不少。
想要將其弄下來的心思,不言而喻。
「那對於這些幕後暗藏的危機,陛下難道不管嗎?」蘇祁安問道。
文宣無奈搖頭,直接道,「你在皇城中,應該見過那兩位,最有權勢的皇子吧,我想他們也拉攏過你,能夠如此明目張膽,想想看,你應該明白。」
被文宣這麼提醒,蘇祁安瞬間了然。
這位性子多疑的陛下,一方麵建立內閣,雖然楚、鄭、趙等幾位國公權勢滔天,但因為權利分配,屬於相互製衡。
而在幾位國公的背後,又推出二皇子、四皇子兩位皇室代言人。
加上這幾年,都沒有擁立太子,而兩位皇子的鬥爭,又是陛下默許。
恐怕這朝堂上,除了楚國公,其餘的一、二品國公,大小侯爺,都被兩位皇子給或多或少拉攏。
無論朝堂鬨的多混亂,雙方誰都奈何不了對方,隱隱形成平衡之勢。
在這種製衡下,很難會出什麼大亂子,這就是大涼皇帝的平衡之術。看書菈
雖然朝堂平穩,但受苦的卻是各州境內的無數百姓。
因為朝堂內的紛紛站隊,導致下麵,一些遠離京都的官員,反而可以仗著天高皇帝遠,完全可以當一方霸主。
朝堂的皇子站隊,下麵的世家門閥的掌權,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直接堵死了從寒門出身的人才。
而這些寒門人才,想要出頭,就得加入各方世家權貴,成為幕僚,這樣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踏入官途。
漸漸的,真正的寒門人才直接被埋沒,而一步步踏上仕途的,背後無一例外,全是和世家權貴有牽扯。
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央朝廷無法管束
下方各州,最終容忍世家門閥壯大,直到成為可以威脅蘇涼皇室的大門閥。
這些道理,這位大涼皇帝應該懂,但這幾年的發展,即便是他,也無法扭轉過來,隻能默認發展。
蘇祁安搖搖頭,將這些思慮按壓心底,雖然他明白,文宣更明白。
這種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的毒瘤,想要拔除,絕對非一朝一夕,以蘇祁安目前實力來說,也不允許他插手此事,一但插手,注定是十死無生,粉身碎骨。
現在的他,還是默默積蓄力量,遠離京都發展,才是正途。
文宣歎氣一聲,同樣將這些擔憂放在一邊,看著蘇祁安道。
「現在的你,也插手不了這些事,當務之急,就是好好在翰林院進修,畢竟,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要是丟了翰林院的臉,會被人恥笑的。」
蘇祁安一怔,這話,是第二次聽到了,上一次還是九公主對他的提醒。
這次,看著文宣莫名露出的玩味笑容,蘇祁安內心頓感不妙,這絕對有個大坑在等著他。
就在蘇祁安想要詢問,文宣卻是轉身離去,輕聲道,「好好在翰林院進修吧,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看著文宣離去的背影,蘇祁安也隻能無奈搖頭,快步跟上。
外界,蘇祁安進翰林院,由夫子親授的事情,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皇城。
皇城中的大人物,表情各異,但沒有一人多說什麼,也沒有什麼登門拜訪祝賀。
這倒是讓蘇祁安輕鬆不少,一晃,半個月時間過去,在翰林的蘇祁安,也漸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但這種平靜,並未持續多久,就被打破。
三日後,皇城內,會舉辦一件大事,秋闈殿試。
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秋闈殿試的主考官名單,讓所有人都掀起了軒然大波。
也就是在這時,蘇祁安才明白給自己的大坑是什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