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夷黑魯和他們土著之間,原本就是交州的本地人,在涼人未入侵前,雙方就有幾百年的恩怨。
蠻夷黑魯屬於天生的戰鬥民族,人數是少,但各個戰力彪悍,土著遇到他們,幾乎隻有挨打的份。
所以,在蠻夷二十七部落組成聯盟後,一路勢如破竹,將土著擊敗,並且把他們趕出了當年祖輩生活的地方。
那地方,被他們稱作族地,這麼多年,哪怕涼人占領交州,他們就沒放棄過收服族地,可結果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可以說,族地就是曆代元老的心病,當年之所以願意臣服李康,很大部分願意,就是李康承諾,幫助他們收服族地。
可這麼多年下來,李康派出的兩萬州兵,在下倉郡打了多年,始終無法前進一步,這讓二元老心裡,對李康有些失望了。
這時候,蘇祁安出現在他眼前,見識過東山軍的實力,以及蘇祁安的指揮能力,這才讓二元老,在和談時,秘密跟蘇祁安簽訂第二份協議。
這就是二元老反水支持蘇祁安的重要原因,隻是為了協議不走漏,沒有跟另外兩位元老協商。
聽到這話,兩位元老心裡多少有些明白了,為何這次祭司聯盟出兵的土著,其中有八成,都是來自二元老手下。
一旦二人想阻止,憑他們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可以說二元老的心思布局,甚至連最壞都打算,都想到了。
雖然這種暗中防備,讓二人十分不爽,但蘇祁安能夠讓五大郡守,乃至州使配合他,從某一方麵說,這人還真是人才。
關於州使為何會配合蘇祁安,這點其實連二元老都不清楚,他隻知道,在戰事前夕,州使給他來過一封信。
信上的內容,基本上就是他和蘇祁安的第二份協議,當時讓二元老很震驚,但後半段話,則是說明州使的身份。
州使會在爆發的戰事期間,代表蘇祁安,全程和二元老的軍隊聯係,配合,二元老隻需要配合就行。
起初二元老對州使所說,有些不信任,可轉念一想,這人既然能夠知道他和蘇祁安的秘密談話,想必此人多半是蘇祁安安插在李康身邊的線人。
聯想如此,二元老對蘇祁安的深謀遠慮,更加佩服,這已經不叫運籌帷幄了,而是智慧如妖了。
二元老心裡都有些慶幸,幸虧沒有和蘇祁安為敵,否則,現在死的怕是自己了。
兩位元老聽完了二元老所講,基本上算是明白了蘇祁安的全程計劃。
交郡城之戰,打的激烈,所有東山軍投入進來,就是為了讓他們發求援,這樣州使才有理由調動兩郡土著出動,反而將州兵留守本郡。
等到他們的人馬全部彙聚交郡城,在給州城發報,將戰事說的越慘烈越好。
這時候,楊柳郡城那邊,同時發出消息,蘇祁安被霍城圍困,引李康出動。
為了事
態逼真,一開始的東山軍確實猛打猛衝,自然免不了傷亡,而蘇祁安也確實帶著千人,去了楊柳郡城。
隻是楊柳郡城這次困的不是蘇祁安,而是李康等一眾州城高層。
為了將李康給騙出來,將其困住,這次的戰事,蘇祁安他們付出不少,彆的不說,這次交郡城戰鬥,東山軍死傷有兩千人,而他們這邊,死傷四五千人。
這些人當中,基本上都是本地州兵,一方麵誘騙李康,另外一方麵將李康手下州兵趁機鏟除。
如今前線三郡的州兵,交郡州兵基本被東山軍乾掉,楊柳郡城多半也被霍城給偷偷清理,隻剩下皋蘭郡的六千州兵。
可州使既然敢率軍前來,想必在出發前,已經將這六千兵給處理掉了。
這手段,不可謂不狠,但轉念一想,這就是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這一下,前線三郡的危局瞬間化解,如今集結在交郡城的六萬土著軍隊,除去死傷的,除了當地殘存的州兵,以及部分執迷不悟者,他們能動用的兵力,還有五萬。
加上東山軍的一萬八千人,幾乎七萬人,現在他們的任務,就是分兵兩路,一路支援楊柳郡城,徹底坐實李康的甕中捉鱉,另外一路,兵發州城。
現在一看,要速戰速決,必須快速拿下州城,真要消息走漏,下倉、陳倉兩郡的州兵得到消息,那就麻煩了。
雖然策反了五郡郡守,但下倉、陳倉兩郡一直是交州的戰略要地,被李康經營多年,蘇祁安能策反這兩郡郡守,已實屬不易,至於手下州兵,基本不可能。
所以拿下州城,是當務之急。
在基本上確立了支持蘇祁安,反攻李康的策略,兩位元老不在猶豫,將所有土著軍隊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二元老。
接下來隻需要和州使彙合,兵分兩路出發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