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這是個故事。這孩子叫楊二民,從豫州來京都打工的。”
“這孩子?你才多大,也好意思。”
“他還叫我師父呢,沒見我都不願意應嗎。還聽不聽故事了,不聽咱們吃飯。”
李愷心裡想,不算回來這三年半,自己前世就四十多了,叫一個二十來歲的人一聲孩子,不過分。”
“聽,你接著說。”
“半年前的一天,我在街麵上遊蕩。因為想要了解首都的風俗文化,所以都是挑著胡同鑽,越是人少的胡同就越想走進去看看。在路過一處飯館後門時,碰到這孩子正在被老板教訓,炒菜勺子跟不要錢似的打在身上。他就是不吭聲,梗著脖子不認錯。”
“他犯什麼錯了?”
“犯錯?確實在不少人眼裡,他是犯了錯。那家飯館的規模也不大,也就比這裡寬敞一倍。不過客流量還行。京都人好麵兒,請客都是點一桌子菜,吃不完也就不要了,沒人願意打包,無論主、客,都怕跌了份兒。
當天有一桌的客人隻顧著喝酒,一桌菜動的不多。按往常的慣例,這種層次的剩菜可以由幫廚和服務員們分分,拿回去熱熱自己吃。
那桌菜裡有兩道根本就沒被動過筷子。正巧又趕上有新客點了這倆菜,於是老板讓廚師偷摸的將那兩盤剩菜回了回鍋,重新上了桌。”
“咦,真惡心。”
“於是,這孩子就站出來跟廚師說,這麼做不對,結果就……挨打了。其實廚師也沒辦法,老板發話,夥計聽著就行,想掙錢就少點兒自己的觀點,偏這孩子死心眼兒。”
“這樣做不衛生,不健康,傳播疾病……屬於違法行為。”董婧儀有些氣惱的說道。
“歐?違法?違什麼法了,那一條哪一款?”李愷逗她。
“違……”董婧儀思索了一下,找不到依據,隻能說道,“總有法律法規能約束和懲罰這種行為。”
“嗯,會有的。”
時代進步不是一蹴而就,市場經濟的發展,也要循序漸進。適合市場經濟的法律法規會逐步健全,逐漸頒布實施,保護著市場經濟的平穩進行。比如《商標法》1982.3.1),《合同法》1999.10.1),交通法2003.10.28),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993.10.31)等等。
“其實那家飯館還用過病豬肉,當時也是二民提出了質疑。所以這次他不但被教訓了,還被扣了工資。不過我覺得這孩子實誠,應該幫一把,讓他在保持本心的前提下,也能勞動致富。
想到就去做了,你知道我家有點兒小錢兒,隻要不是胡鬨,也由著我揮霍。”
董婧儀怔了一下,然後微微點頭。
“於是在我的攛掇和慫恿下,二民摔勺子不乾了。我先是給了他五百塊錢,讓他回家探親。等他回來後,我已經盤下了這間小飯館,讓他做掌櫃和大廚,就做一道菜,水煮魚。”
“這個什麼水煮魚是你教他的?”
“嗯呐,要不然他追著叫我師父啊。”
“我發現你會的挺多呀,懂音樂,會做飯,學業更是出類拔萃。”
“還行吧,所以很多人都稱呼我為‘寶藏男孩’,身上有許多優點和不為人知的才華等著被慢慢發現。”
“嗬嗬嗬……”
“師父師姑,上菜嘍。”
楊二民雙手端著一個長方形的木製托盤走過來,托盤裡是四碟涼菜,中間圍著一個不小的彷青花瓷湯盆,裡麵是熱騰騰的水煮魚。
四碟涼菜分彆是心“心裡美”蘿卜絲,熗拌土豆絲,涼拌黃瓜絲以及拌豆腐絲,少鹽不辣,就是為了中和水煮魚的鹹味和辣味。
“學姐請。”
“好,嘗嘗學弟的親傳手藝。”
“斯……哈,過癮,好吃。”董婧儀不客氣的夾起一塊魚肉放入嘴中,又燙又辣。
“師父師姑,咱要點兒啥喝的?”
“山楂汁,要涼的。”李愷做主點了民豐飲料公司的產品。
“你不喝點兒酒?你來瓶啤酒吧。”董婧儀問李愷。
“不能喝,李家有家訓,未足十八歲,不可吸煙飲酒。”
“呦嗬,你還是個聽話的乖寶寶呢。”